香港經濟

香港

港商曙光乍現?PMI數據回升,但寒冬未除

香港經濟近期傳來一絲喘息的訊息。最新公布的5月份標普全球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48.3微升至49,顯示營商環境收縮幅度為過去三個月以來最輕微。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更在1月以來首次錄得增聘人手,整體投入成本增幅亦為今年以來最小。 然而,這份看似樂觀的數據背後,卻暗藏著隱憂。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分析指出,5月份PMI數據的好轉,很大程度上是短期關稅豁免或延期措施所帶來的短期效應,企業趕在期限前完成訂單所致。然而,關稅高企甚至持續攀升的壓力,加上內地需求未見明顯反彈,令他對香港經濟前景審慎樂觀。吳卓殷預測,除非中美貿易談判出現重大突破,否則香港PMI未來數月很可能繼續徘徊於收縮區間,外部風險將持續籠罩香港經濟及企業營運。 至於企業增聘人手的現象,吳卓殷則認為這與企業為應付突發需求而增加人手有關,屬短期就業市場反彈,並非代表企業擴張意願提升。他坦言,目前仍未見企業積極增加投資,對就業市場的展望並不樂觀,失業率甚至有機會進一步上升。 總而言之,儘管5月份PMI數據略有好轉,但這並非香港經濟走出寒冬的訊號。在中美貿易摩擦及全球經濟不明朗的大環境下,香港企業仍需謹慎應對,未來的挑戰依然嚴峻。

Read More
經濟

港股飆升逆轉悲觀預測? 摩根士丹利前高層:中美角力意外刺激香港經濟

金融海嘯陰霾未散,誰料中美貿易戰竟為香港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曾於去年二月發表悲觀香港前景評論的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近日罕有地修正其立場,指出中美關係緊張意外地為香港經濟帶來活力,此番言論轉變令人側目。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教授分析,羅奇的立場轉變,與近期港股的亮麗表現密切相關。作為金融業資深人士,羅奇向來重視股市動態,並以此評估未來經濟趨勢。鄧教授認為,羅奇的修正,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及一系列不確定性政策有關。這些政策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對美元、美債和美股的恐慌及信心下降,導致大量資金撤離美國。而香港,作為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自然成為資金流入的首選之地,歐洲亦然。 鄧教授進一步指出,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反而為香港及中國帶來「紅利機會」。美國對多國採取的強硬政策,迫使全球資金分散投資,香港憑藉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和高流通性,成為避險資金的理想目的地。 他預計,香港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有望逼近3%。 這與去年羅奇的預測形成強烈對比,也突顯了地緣政治風險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幻莫測的複雜性,以及香港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Read More
經濟

零售寒冬未解?四月銷售額跌2.3% 業界冀觸底反彈

香港四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錄得289億元,按年下跌2.3%,令人憂慮零售寒冬持續。雖然業界人士寄望銷售額已見底,但前景仍充滿變數。中美貿易摩擦的陰影揮之不去,內地旅客消費意慾亦備受關注,這些因素都將左右香港經濟及消費市場的未來走向。 有立法會議員則提出,積極推廣體驗式活動,例如結合深受旅客歡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或能有效刺激消費,為傳統銷售淡季——六月——注入新活力。 然而,要扭轉零售市道低迷的局面,仍需政府及業界共同努力,尋找更有效的策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吸引更多旅客及本地消費。

Read More
香港

香江金融實力堅挺 國際評級機構齊認可

國際評級機構近日接連發聲,肯定香港的金融實力和經濟韌性!標準普爾維持香港「AA+」信貸評級及「穩定」展望,穆廸更將香港的評級展望由「負面」上調至「穩定」,維持「Aa3」信貸評級。連同早前惠譽的評級結果,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一致對香港投下信心一票,肯定香港在全球經濟不明朗的環境下,依然展現強勁的發展韌力。 政府發言人表示,近期數據充分印證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健:銀行存款持續增長,資本市場表現活躍,新股市場更是熱鬧非凡,充分反映環球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儘管環球經濟受貿易摩擦影響,但近期國際貿易摩擦略為緩和,為香港經濟帶來正面影響。香港首季經濟穩健增長,展現其抵禦風險的能力。 此外,內地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經濟穩步發展,並擁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工具應對各種挑戰。加上內地積極發展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後盾,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注入強心針。 這一切均證明,香港的金融體系和經濟基礎穩固,前景依然光明。

Read More
香港

港失業率飆升至逾兩年新高,逾十二萬人失業

香港最新失業數字令人憂慮!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二至四月經季節性調整後的失業率攀升至3.4%,較前一期上升0.2個百分點,創下逾兩年以來新高。同時,就業不足率亦增至1.3%,失業人數更增加約6600人,達到12.9萬人,反映本港勞工市場正面臨嚴峻挑戰。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對此回應稱,本港各行各業正經歷轉型陣痛,失業率的升降趨勢因行業而異。儘管如此,他仍強調貿易摩擦緩和、內地經濟持續增長,加上特區政府積極推出多項扶持措施,將有助於穩定勞工市場。 孫局長又提到,近期雖然有部分商舖結業,但同時亦有不少新店開業,顯示新興需求及消費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此外,香港近期舉辦多項大型活動,吸引大量旅客訪港,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然而,面對如此嚴峻的失業數字,社會各界仍關注政府能否有效應對,並提供更切實的支援措施,協助受影響市民渡過難關,穩定民生,重拾經濟動力。 社會期望政府能更積極主動地分析失業率上升的深層次原因,並推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以應對不同行業的轉型挑戰,為香港的勞工市場注入強心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