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主權之爭:英國國會二讀通過協助死亡法案
英國國會經歷九年沉寂後,再次就備受爭議的協助死亡議題展開激辯。下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容許患有末期疾病的成年人,在嚴格條件下,有權選擇在醫療協助下結束生命。
這項法案為英國的醫療倫理投下震撼彈。法案規定,只有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患有絕症、預期壽命不足六個月,且精神狀況良好的成年人,才能在自主、不受脅迫的情況下,向醫生提出安樂死的請求。醫生將會進行嚴謹的評估,確保病人的意願清晰明確。 法案並非允許安樂死,而是容許醫生在特定條件下,以注射藥物的方式協助病人結束生命。
支持者堅稱,此舉賦予末期病人更多自主權,讓他們能以尊嚴的方式結束痛苦的煎熬,掌控人生的最後旅程。他們認為,在生命走到盡頭時,病人應有權利選擇如何告別塵世,不應被強迫承受無盡的折磨。
然而,反對者則表達深切憂慮,擔心法案可能被濫用,造成弱勢群體受壓迫,甚至引發醫療體系的不公平及道德危機。他們呼籲,應更審慎地考慮此法案的潛在風險,並加強保障措施,避免悲劇發生。
目前,該法案已通過二讀,但仍需經過國會的進一步審議及表決,最終能否正式成為法律,仍存在變數。這場關於生死自主權的爭論,將持續牽動英國社會的神經,並在全球引發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