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烽火歲月:老兵憶八路軍抗戰艱辛,山西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今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烽火歲月,英雄故事歷久彌新。一位曾參與抗日的老戰士近日憶述當年八路軍抗戰的艱苦,在國家危難之際,即使身負重傷,依然堅持作戰,保家衛國。

與此同時,山西省積極整合境內多處戰時遺址,將其打造成為紅色文化生態圈及教育基地,並舉辦研學活動,讓年輕一代銘記歷史。

早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記者前往山西及湖南,參訪抗戰舊址,並訪問了多位親歷戰爭的老兵,重溫那段浴血奮戰的歲月。

抗戰期間,八路軍曾長期駐守山西省武鄉縣,並在此地指揮了包括「百團大戰」在內的諸多著名戰役。當時,人口僅有十四萬的武鄉縣,竟有一成居民投身軍旅,因此被譽為「八路軍故鄉」。

現年九十八歲的武鄉縣人李金水,十七歲便毅然參軍,曾參與解放「段村」、「故城戰役」等重要戰役。他回憶起第一次衝鋒作戰時,不幸被子彈射穿左腳,歷經四個月的治療。然而,由於部隊急需人手支援,他顧不得傷勢尚未痊癒,便毅然重返戰場。

這位曾榮獲多枚榮譽獎章的老兵感慨地說,戰爭年代生活極為艱苦,加上武鄉當時又遭遇大旱,糧食短缺,人們常常食不果腹,只能靠樹葉、野菜充飢。但他強調,國家有難,所有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挺身而出,扛槍救國,守護家園。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