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斬斷樓宇糾紛根源?政府擬革新土地註冊制度

為解決香港長久以來物業轉讓程序繁複、業權糾紛不斷的問題,發展局建議修訂法例,讓土地註冊處登記冊上的物業擁有人,直接等同最終業權人!此舉旨在簡化物業交易流程,大幅提升效率。

現行制度下,土地註冊冊並非業權的絕對保證,因可能存在權益不明確或未註冊權益等情況,令買賣雙方及律師都需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查核業權,翻查歷代樓契,過程繁瑣冗長,業主亦需長期保存相關文件,增添不少麻煩。

政府早於2004年已制定《土地業權條例》,意圖透過業權註冊紀錄確立業權擁有人的真實身份,並將紀錄列為不可推翻的證據。然而,這項旨在簡化程序、保障業權的條例,卻因種種爭議至今仍未實施。

新建議方案將會「新土地先行」,先在新發展土地落實此制度,舊有土地則暫緩處理。預計於2027年上半年正式實施,屆時逆權侵佔將不再適用於新發展土地。 此舉意味著,未來購買新發展項目的物業,將毋需再經歷冗長的業權查核程序,大大減省交易時間和成本,同時亦能有效降低因業權爭議而引發的糾紛。

然而,此項政策改革能否真正解決所有問題,以及對舊有土地的處理方式,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及公眾討論。 政府將會積極回應社會各界的意見,務求在保障業權穩定的前提下,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物業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