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屯門悲劇揭露基層支援漏洞,智能科技助鄰里守望相助成關鍵?

屯門蝴蝶邨一宗老翁倒斃屋內,其智障兒子疑似伴屍多日的慘劇,震驚社會,再次揭示本港基層支援網絡的脆弱。事件促使立法會議員提出革新建議,冀透過科技及社區力量,及早發現並預防同類型悲劇再次發生。

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鄧家彪直言,現時社會的支援網絡並不足夠。「單靠社工或義工,難以全面照顧所有有需要人士。」他建議當局積極整合各部門資料,建立高風險住戶名冊,並善用科技提升預警機制。「想像一下,如果每個單位門上都裝設一個簡單的智能裝置,只要48小時內大門沒有開啟,便會自動發出紅燈警示。鄰居見到紅燈亮起,便可主動關心,及早發現潛在危機。」

鄧議員強調,鄰里互助的重要性不應被忽視。「敲敲門,問候一下,這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可能及時拯救一條生命。家人關心、鄰里守望,才是最有效的支援網絡第一線。這不僅是社會責任,更是我們應有的價值觀。」 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各界呼籲政府及相關機構正視問題,積極探討更完善的支援及預警機制,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