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

夏寶龍講話激勵中聯辦 劍指美國 強化「愛國者治港」

中聯辦日前召開專題學習會議,深入研討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主旨講話。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盛讚夏主任的講話,直指美國的霸凌行徑,措辭強硬,振聾發聵。 鄭雁雄強調,夏主任講話突顯「政治性」、「鬥爭性」、「引領性」、「鼓動性」及「指導性」五大特點,旨在進一步提升香港社會「兩個維護」(維護中共中央權威和維護香港基本法)的自覺性,培養勇於戰鬥的精神和取勝的能力,並堅定對抗美國的信心,明確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上的職責。 他認為,夏主任的講話針對性極強,有助於特區各界更清晰地認識自身職責,更好地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為「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提供重要指導。 此番講話,被視為北京當局向香港發出清晰的信號,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進一步加強對香港的管控。

Read More
香港

東區驚魂!機場巴士英皇道失控撞壆

傍晚繁忙時間,北角英皇道發生一宗驚險交通意外!一輛機場A11線巴士懷疑失控,猛烈撞向錦屏街對開的路壆,場面駭人! 巴士車頭嚴重損毀,支離破碎,路壆更被撞得粉碎,殘骸散落一地,影響多條行車線,交通一度嚴重阻塞。目擊者形容,當時聽到巨響,隨即看見巴士冒煙,場面混亂。 意外中,巴士司機僅受輕傷,已由消防及救護人員送院治理。警方已封鎖現場調查事故原因,多名警員在場維持秩序,疏導交通,盡力減低對市民出行造成的影響。目前,英皇道交通已逐步恢復暢順,但駕駛人士仍需留意路面情況,小心駕駛。 事件起因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Read More
香港

登革熱疫情警號!三宗外地輸入個案再添隱憂

連日來,登革熱疫情再度敲響警鐘!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過去一星期(由上星期五至昨日)再錄得三宗外地輸入的登革熱確診個案,患者於潛伏期內曾到訪斐濟、菲律賓及泰國。 這三宗新增個案,令本港今年至今的登革熱外地輸入個案累計增至十三宗,數字雖較去年同期為低,但仍不容掉以輕心。翻查資料,去年全年本港共錄得一百六十一宗登革熱個案,當中一百五十六宗為外地輸入,僅五宗為本地感染。而2023年全年則錄得62宗外地輸入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再次提醒市民,切勿掉以輕心,無論身處香港或外遊,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注意環境衞生,積極採取防蚊措施,例如穿着淺色長袖衫褲、使用蚊怕水等,以有效降低感染登革熱的風險。 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一旦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及皮疹等症狀,應立即求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史,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登革熱疫情持續,個人防護刻不容緩!

Read More
香港

泊車貴咗!「牛肉乾」400蚊一張!政府大規模加辣交通罰款

停車位一位難求,泊車費又要加價?政府今日向立法會提交議案,建議大幅提高多項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當中備受關注的「牛肉乾」——違例泊車罰款,將會由沿用至今、近三十年的320元,一口氣加至400元! 此舉被視為政府為解決市區泊車位不足及加快咪錶位流轉的最新措施。 除了「牛肉乾」加價外,咪錶收費亦將由每15分鐘2元大幅上調至4元。 其他19項交通違例事項的罰款亦將一併加碼,例如超速、在禁區上落客、駕駛時使用手機等,全部將會調高五成。 這意味著違規駕駛的代價將大大提高。 自1994年以來,「牛肉乾」的罰款金額一直維持不變,此次加價幅度之大,勢必引起廣泛討論。 政府此舉是否能有效改善交通擠塞及違例泊車問題,以及市民能否接受如此大幅度的加價,將會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不少市民已就此表達憂慮,認為加價幅度過大,加重市民負擔。 究竟政府能否說服市民及立法會議員,讓此項議案順利通過,仍有待觀察。 我們將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並持續為讀者帶來最新消息。

Read More
香港

棚架安全隱患驚爆!「自搭自簽」成業界黑幕?

建造業安全問題再次敲響警鐘!申訴專員公署最新調查揭露,業界竟存在合資格檢驗員未妥善確認棚架安全便草率簽署文件的情況,令人震驚。更令人擔憂的是,有業界代表直指「自搭自簽」現象普遍存在,安全監管形同虛設! 建造業總工會副理事長趙建強先生更道出箇中內情:「傳統做法是,如果搭建棚架的工人可以直接簽署文件,那就最好不過了,因為只有他們最清楚棚架是否安全,而且最後拆卸的人也是他們自己。他們怎麼會故意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呢?所以,如果你問那些簽署文件的工人棚架安不安全,他們一定會說安全,因為那是他們親手搭建的。」 趙先生的說法,無疑揭示了業界長期以來存在的潛在危機。這種「自搭自簽」的慣例,看似方便快捷,卻嚴重忽視了獨立、客觀的專業檢驗程序,將工人的生命安全置於極高的風險之中。 這不僅關係到個別工人的安危,更可能造成大型建築事故,危及公眾安全。 申訴專員公署的調查結果,再次凸顯監管機制存在的漏洞,以及業界在安全意識上的不足。 我們呼籲政府及相關部門立即正視這個嚴重的問題,加強監管力度,徹底杜絕「自搭自簽」等危險行為,真正保障建造業工人的生命安全,重建公眾對業界安全的信心。 究竟如何有效監管,避免悲劇重演?本報將繼續追蹤報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