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Emily Chan

國際

特朗普豪賭和平:俄烏停火換來巨額商業合作?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日在其社交平台上拋出震撼彈,表示期待俄烏本周達成和平協議,並以此為籌碼,承諾若停戰協議成功簽署,美國將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展開「大規模商業合作」。此番言論一出,立即在國際社會掀起軒然大波。 特朗普在貼文中並未透露任何關於俄烏和談進展的細節,僅僅表達了對協議達成的高度期待。然而,他自今年一月以來便積極奔走於俄烏和平進程之間,更曾放話,若任何一方阻撓談判,美國將不再介入斡旋。此番「大規模商業合作」的承諾,更被解讀為其為促成停火所開出的誘人條件。 特朗普此舉究竟是基於何種情報或談判進展?抑或是另有盤算?其「豪賭」式的和平倡議,能否真正促成俄烏雙方達成協議,抑或只會加劇國際局勢的複雜性?各方專家學者莫衷一是,紛紛就此展開熱烈討論。 這場充滿變數的和平博弈,正吸引着全球目光,其發展走向將深刻影響地緣政治格局。

Read More
國際

慕尼黑紅土之王!施華利夫生日獻禮,24冠加冕!

德國網球好手施華利夫在慕尼黑網賽決賽中,以直落兩盤6:2、6:4力克美國選手舒爾頓,成功衛冕,更將個人ATP巡迴賽冠軍數提升至24座!這不僅是他在慕尼黑賽事的第三個冠軍,追平了德國傳奇球星高舒利巴的紀錄,更為自己28歲生日獻上最完美的禮物。 賽後,施華利夫難掩興奮之情,特別感謝了主場球迷的支持:「這幾個月真的非常艱辛,沒有你們,我早就被淘汰了!尤其是在周五的八強賽,我幾乎已經要出局了,但現在,我卻能站在這裡,捧起這座獎盃!」 他的感性發言,贏得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而落敗的舒爾頓則展現了運動家風範,幽默地表示這場勝利是獻給施華利夫的生日禮物。 如此精彩的比賽及賽後互動,為這場慕尼黑網賽畫下完美的句點,也再次證明了施華利夫在紅土球場上的王者實力。 這位德國新星的崛起勢不可擋,未來表現更值得期待!

Read More
香港

香港動物受苦,法例落後,誰來伸張正義?

毛茸茸的小生命,在這個城市裡卻飽受折磨。貓狗被毒殺、捕獸器夾傷、甚至慘遭虐殺的個案屢見不鮮,令人髮指。過去十年,懷疑殘酷對待動物的舉報暴增逾倍,然而,每年被判罪的個案卻僅僅是個位數! 這冰冷的數字,難道反映出我們社會漠視動物權益的冷酷現實? 現行針對虐待動物的法例,早已被批評罰則過輕,條文亦過時落伍,難以有效遏止此等惡行。令人更感無奈的是,相關修例諮詢早在五年前便已完成,至今卻仍未見法例修訂出台,動物的權益和福祉究竟何時才能得到真正的重視和保障? 漫長的等待,換來的卻是更多無辜動物的傷亡。牠們的哀鳴,是否被我們遺忘在城市的喧囂之中? 我們究竟要等到多少悲劇發生,才能喚醒社會的良知,推動當局積極行動,完善法例,讓這些無聲的受害者得到應有的保護? 《經緯線》呼籲各位市民,如有發現任何懷疑虐待動物的情況,請立即向相關部門舉報,為這些無助的生命發聲。 您也可以透過電郵聯絡我們,提供線索:[email protected],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被遺忘的角落,為動物權益爭取應有的公義。

Read More
香港

怒吼自由!美利堅遍地烽火,反特朗普浪潮席捲全國

自由的怒吼,響徹美國!繼此前大規模抗議後,反對特朗普總統施政的示威浪潮再次席捲美國多個主要城市。紐約市中心的氣氛異常緊張,示威者雲集於主要圖書館外,高舉「美國沒有國王」、「抵抗暴政」等標語,表達對現任政府的強烈不滿。示威者群情激憤,不少人直指特朗普政府的強硬移民政策,痛斥其驅逐非法移民的行為。 另一方面,華盛頓特區的抗議活動更顯得劍拔弩張。示威者聚集在白宮前,高舉標語,表達對特朗普政府威脅憲法規範的擔憂。他們憂慮特朗普的施政將嚴重破壞美國長期以來所尊重的民主原則和法治精神,並對國家未來發展深感憂慮。 從紐約到華盛頓,抗議聲浪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美國社會對特朗普政府的強大反彈。這場席捲全國的示威浪潮,預示著美國政治將進入一個新的、充滿不確定性的階段。 這場抗議,不只是一場針對個別政策的抗爭,更是對美國民主價值觀的一場捍衛!未來,這場運動將如何發展,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Read More
國際

科學家「點亮」全新色彩!肉眼從未見過的「olo」震撼登場?

人類已知色彩繽紛,數以十萬計的顏色充斥著我們的視界,但這就代表我們見盡天下色彩了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五名科學家近日在權威期刊《科學前緣》發表驚人研究,他們透過精密的視網膜刺激實驗,成功誘發出人類肉眼從未見過的一種全新色彩,並命名為「olo」! 這個突破性發現立即引發科學界熱議。研究團隊利用先進技術,精準刺激實驗對象的視網膜感光細胞,成功「編織」出這種前所未有的色感。 「olo」究竟是什麼顏色?可惜的是,研究並未提供明確的描述,因為這種顏色並非自然界存在的色彩,而是透過科學手段人工創造出來的獨特感官體驗。 然而,這項研究的價值也隨即受到質疑。部分專家認為,「olo」的發現雖然新奇,但其科學意義有限,並不足以改變我們對色彩感知的根本理解。 他們指出,人類對色彩的感知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牽涉到生理、心理和文化等多個層面,「olo」的出現或許只是在這個複雜系統中發現了一個新的點,而非一個徹底的革命。 儘管爭議存在,這項研究無疑再次激發了人們對色彩感知的無限好奇。 「olo」的出現,是否意味著人類對色彩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未來,我們是否能透過科技,解鎖更多隱藏在我們視覺系統中的「秘密色彩」?這些問題都將持續引發科學家們的深入研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