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Emily Chan

國際

歐洲風雲變幻:核保護傘撐腰?烏克蘭援助現隱憂

歐盟領袖日前緊急召開峰會,焦點直指烏克蘭局勢及歐洲整體防衛能力。 峰會陰影下,法國總統馬克龍率先拋出震撼彈,預告將與歐洲盟國深入探討法國提供「核保護傘」的可行性,此舉無疑為地緣政治投下巨石。 消息一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尤其在美國日前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及情報分享後,此舉更添不安。儘管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隨即出面澄清,強調暫停只是短暫措施,美國對烏克蘭的合作與和平進程支持不變,但此番「暫停令」已讓歐洲盟友憂心忡忡,對於歐盟的整體安全策略構成嚴峻考驗。 法國承擔起「核保護傘」的責任,意味著歐洲防衛將更倚重法國的核武力量,這將如何影響北約架構及歐美之間的戰略合作,仍有待觀察。 烏克蘭能否在持續的戰事中獲得足夠的支持,以及歐洲能否凝聚共識,有效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都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關鍵課題。 這次峰會的成果,將直接影響歐洲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

Read More
國際

十人應戰 巴塞羅那客場險勝賓菲加!

歐聯十六強首回合激戰告捷!巴塞羅那憑藉著精湛的防守和驚人的韌性,在客場以一球險勝賓菲加,為晉級八強奠定基礎。 比賽甫開局,巴塞羅那便遭遇險情,賓菲加的猛攻險些洞穿球門,幸得34歲老將施贊斯尼神勇撲救,化解危機。賓菲加門將泰賓亦展現出超凡的實力,連續三次精彩撲救,令巴塞羅那的進攻屢屢受阻。 然而,比賽的轉捩點出現在22分鐘,巴塞羅那中堅古巴斯因犯規被紅牌罰下,被迫以十人應戰。面對人數上的優勢,賓菲加卻未能有效把握機會,施贊斯尼再次成為巴塞羅那的守護神,力保球門不失,雙方帶著0:0的比分結束上半場。 下半場,巴塞羅那在少打一人的情況下,展現出令人敬佩的頑強鬥志,憑藉著全隊上下齊心協力的防守和反擊,終於在比賽中段由夏芬拿攻入關鍵一球。 儘管賓菲加全力反撲,但巴塞羅那的防線堅不可摧,最終以1:0的比分驚險勝出。 這場比賽,不僅展現了巴塞羅那球員們的堅韌精神,更體現了施贊斯尼的出色表現,他的神勇撲救無疑是球隊取勝的關鍵。 巴塞羅那將帶著這場寶貴的勝利,迎接次回合的挑戰。 究竟能否順利晉級,讓我們拭目以待!

Read More
香港

終院釘錘!「快必」煽動案上訴失敗,監獄鐵窗難逃

前人民力量副主席「快必」譚得志煽動文字案終極上訴,昨日被終審法院駁回,維持原判監禁三年四個月。此案牽涉2020年譚得志於街站發布煽動性文字,觸犯當時的刑事罪行條例中的煽動罪。儘管該罪行已於去年廢除,但終院判決無疑為這宗備受關注的案件劃上句號,更對香港言論自由帶來深遠影響。 辯方早前上訴時,爭議焦點在於控方是否需要證明譚得志具有煽動暴力的意圖。然而,終審法院在判詞中明確指出,若然需證明煽動暴力意圖,則法例中提及的其他意圖,例如引起對某些人士的憎恨,便會變得多餘且毫無意義。 法院更強調,案發時正值香港社會動盪不安,譚得志的質疑毫無理據,其以舊法條為基礎的抗辯亦不成立。 此判決引發各界關注,有人批評此舉進一步收緊香港的言論空間,寒蟬效應恐將加劇。 而支持政府一方則認為,此判決維護了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 無論立場如何,此案的終審判決都將成為香港法律史上的重要一頁,其影響將持續發酵。 「快必」最終仍需面對牢獄之災,這也為香港的政治風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Read More
香港

京官聽取港澳委員建言,冀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今日上午在北京出席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議,認真聽取委員們的發言。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梁振英,以及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亦親臨會議列席。 會議上,政協常委姚志勝就香港發展提出了三點重要建議: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高水平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及高標準對接大灣區規則機制,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丁薛祥副總理在回應姚志勝委員的發言時,高度讚揚了他長期以來心繫國家發展大業的熱忱,並表示姚委員作為華僑,更能深刻理解香港的獨特地位,以及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重要意義。 丁副總理更對姚委員的建議表示高度肯定,尤其認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提議,並強調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的優勢,為香港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這番話語,被視為北京當局對香港未來發展方向的積極回應與明確指示。 會議的舉行以及相關領導的積極回應,預示著中央政府將持續關注香港的發展,並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Read More
國際

特朗普澤連斯基談判破裂陰影籠罩? 美烏情報軍事合作疑似受阻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會談破裂,其餘波似乎已蔓延至美烏軍事情報合作。 據霍士新聞報導,美國中情局局長拉特利克夫證實,華府已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及情報分享,原因正是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會談的不愉快結局。 拉特利克夫的說法引發軒然大波,令外界憂慮烏克蘭在俄烏衝突中將更形孤立無援。 然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則略為緩和了事態,他承認美國對烏克蘭的情報分享有所減少,但強調此舉並非永久性措施。沃爾茲更暗示,若俄烏雙方下一輪談判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不排除恢復對烏克蘭的援助。 然而,這場「外交風暴」的真相似乎仍撲朔迷離。彭博社即引述烏克蘭官員指出,他們目前仍持續收到來自美國方面的情報。 此說法與白宮及中情局的說法顯然存在出入,令人質疑美方是否在刻意淡化事件的嚴重性,或是否存在內部訊息傳遞上的混亂。 美方說法的不一致,以及烏方對持續情報支援的聲稱,使得整個事件更添神秘色彩。 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及情報分享何去何從,將直接影響俄烏衝突的走向,以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值得持續關注。 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待時間進一步揭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