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ugust 2025

香港

蚊患警號響起!啟德北、馬灣成高危地帶,當局加緊滅蚊大作戰

近日,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公布八月份最新蚊患監測數據,顯示本港蚊患情況個別地區亮起警號。在第一階段誘蚊器指數中,九個監察地區的數據普遍維持在10%以下,情況尚算穩定。然而,啟德北及馬灣的誘蚊器指數卻分別錄得17.5%及20%,明顯高於平均水平,成為蚊患高危地帶。 根據食環署的調查,啟德北蚊患集中在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一帶,而馬灣的蚊患則遍佈多個公共場所,包括公園、沙灘、學校、私人屋苑,甚至建築工地,情況令人關注。 為有效控制蚊患,食環署表示已聯同相關部門及各持份者,鎖定蚊患黑點,展開密集式及針對性的滅蚊行動,務求將蚊患風險降至最低。 值得留意的是,與上月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相比,在40個監察區中,有24個地區的指數出現下跌或維持不變,反映整體蚊患情況有所改善或保持在低水平。 另外,雖然有11個地區的指數輕微上升,但仍低於10%,市民無需過於擔心。 食環署呼籲市民切勿掉以輕心,應時刻保持家居及社區環境清潔,清除積水,杜絕蚊蟲滋生,共同守護香港的公共衛生。

Read More
香港

港交所業績報捷!新股上市申請破紀錄,下半年力推多項改革增競爭力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於中期業績報告中指出,港交所上半年業績創下歷史新高,表現亮眼。儘管外圍環境存在關稅措施、地緣政治風險及利率波動等不明朗因素,但他對今年下半年香港市場前景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並有信心港交所能應對挑戰,繼續穩健發展各項業務。 行政總裁陳翊庭則透露,過去半年港交所收到的新股上市申請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市場對香港充滿信心。為進一步提升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港交所下半年將積極推進多項新措施,包括: 縮短現貨市場結算週期: 準備工作已啟動,旨在提升交易效率,吸引更多投資者。 擴大無紙化上市機制: 簡化上市流程,降低企業上市成本。 優化首次公開招股 (IPO) 市場定價新規: 提升IPO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下調證券交易最低上落價位: 首階段計劃即將推出,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場流動性。 陳翊庭強調,港交所將持續致力於提升平台、基礎設施及產品,為投資者和發行人提供多元化的選擇、充裕的流動性以及高效的互聯互通機制,助力各方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港交所希望透過以上措施,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

Read More
香港

VR技術革新幼兒復康培訓,中大計劃助前線人員精進護理技巧

香港中文大學兒童雙語研究中心開創先河,將虛擬實境(VR)技術融入早產嬰兒專業培訓之中,以嶄新高效的方式提升兒童復康專業人員的技能,進而改善對嬰幼兒的照護品質。這項名為「VICTOR 嬰幼專業培訓計劃」的項目,歷時三年已成功培訓逾200位前線人員,更於去年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優異證書,備受肯定。 該計劃是全港首個採用虛擬實境VR技術的混合式培訓模式,主要針對醫護人員、教育護理專業人士,以及高風險嬰兒(特別是早產嬰兒)的照顧者和家庭。透過VR技術及網上學習平台,護理人員不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能練習餵食、扶抱、更換尿片等高風險嬰兒的護理技巧。 更令人讚賞的是,研究團隊自家研發具感應功能的模擬嬰兒,務求令練習過程更貼近真實情境。此外,系統內置篩查功能,能夠紀錄數據並分析參加者的表現,自動識別需要額外支援的範疇,從而提升培訓成效,確保每位學員都能掌握關鍵技能,為守護幼兒健康出一分力。

Read More
香港

市場屏息以待鮑威爾講話,美股窄幅波動,烏克蘭局勢現曙光

華爾街股市今日表現謹慎,三大指數變動不大,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主要零售商季度業績,以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本週稍後時間於 Jackson Hole 全球央行年會上的發言。市場普遍預期鮑威爾將就美國經濟前景及未來貨幣政策方向提供更清晰的指引。 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美國白宮,與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特朗普會後表示,解決烏克蘭戰爭問題正取得進展,為局勢帶來一線曙光。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45000點關口前窄幅波動,最終收報44911點,下跌3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微升6點,收報2162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亦僅下跌不足1點,收報6449點。 科技股表現個別發展。英特爾股價下跌近4%,此前有報導指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入股該公司10%。Meta股價亦下跌超過2%,而Nvidia和Tesla則分別上升接近或超過1%。

Read More
香港

黎智英案首日結案陳詞:控辯雙方激辯「串謀」定義,國安法效力成焦點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其《蘋果日報》三間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日進入結案陳詞階段。控方率先陳述,就「串謀」、「勾結」、「煽動」和「制裁」等關鍵概念作出定義,並反駁辯方早前引用的合約條例原則。 辯方律師曾指出,根據合約條例,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達成的串謀協議應視為失效。然而,控方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對此提出異議,強調刑事串謀與民事合約有本質上的不同,不應混為一談。 法官李運騰在庭上提出假設性問題,舉例指若兩人今日密謀殺人,但目標在行動前已身亡,該協議是否仍構成違法行為。控方回應稱,刑事串謀協議並不受民事合約條例的限制。即使串謀協議是在國安法生效前達成,只要在國安法生效後仍然持續進行串謀行為,同樣屬於違法。 案件審訊至今,控辯雙方在法律層面上的交鋒越趨激烈,「串謀」的定義和《香港國安法》的追溯力成為核心爭議點。隨著結案陳詞的展開,本案的走向備受各界關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