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9, 2025

中國

習近平擘劃周邊外交新格局:深化合作,共築命運共同體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為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擘畫藍圖。會議強調,當前中周關係處於歷史最佳時期,但也面臨著世界格局深刻變化的挑戰。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構建更加緊密的周邊命運共同體,並以此為目標,在多個方面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合作。 會議指出,鞏固與周邊國家的戰略互信至關重要。 未來,中國將致力於深化與周邊國家在經濟、貿易、科技等領域的融合發展,積極構建高水平的互聯互通網絡,並特別強調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合作,以應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除了經濟合作,會議亦著重強調維護地區穩定和安全。 中國將與周邊國家開展更緊密的執法合作,共同應對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各種風險和挑戰,為區域和平與發展創造更穩定的環境。 這場為期兩天的會議,被視為中國對周邊外交政策的重要調整和升級。 習近平的講話,明確了中國未來在周邊地區的發展方向,即透過深化合作,構建一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區域中的影響力。 然而,會議的具體細節和落實措施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其對地區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影響,亦將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

Read More
香港

海豚號啟航!環保電動渡輪試航獲好評

全港首艘政府全額資助的電動渡輪「新明珠39」日前正式試運,引來市民熱烈迴響! 潔白的船身,配上活潑的藍色線條,猶如海豚在碧波中嬉戲,令人眼前一亮。環保署表示,試航期間市民反應正面,部門將仔細研究渡輪的營運數據,積極評估日後全面推廣電動渡輪的可行性。 這艘由新渡輪營運的「海豚號」(市民暱稱),絕對是舒適與環保的完美結合。全船冷氣,即使盛夏乘船也倍感涼爽;貼心設計更包括行李架、單車架、輪椅乘客專用位及無障礙洗手間,部分座位前更設有免費充電位,照顧乘客多元化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海豚號」採用輕巧的碳纖維船身,比同類型傳統渡輪輕了七成,大幅降低能源消耗,真正做到環保節能。船上更裝設太陽能板,為船上照明提供額外電力,配合高效能的磷酸鐵鋰電池,只需晚間充電一次,便能輕鬆應付全日航行需求。 試航的成功,為香港的綠色航運發展寫下新的一頁,預示着更環保、更舒適的渡輪服務即將來臨! 環保署表示會繼續密切關注試運情況,務求將這項創新科技更廣泛應用於香港海運,為市民帶來更美好的出行體驗。

Read More
香港

五年抗爭路終結:灣仔暴動案重審判決出爐,社工判囚近四年

灣仔2019年8月31日暴動案塵埃落定!歷經五年拉鋸,案件重審結果今日出爐。區域法院暫委法官鍾明新今晨宣判,社工陳虹秀等四人暴動罪成,各人刑期各有不同。 陳虹秀被判監禁三年九個月,其餘三名早前已認罪的被告則各判囚兩年五個月。 四人今早由囚車押送至區域法院聽取判刑。法官在判詞中嚴厲指出,當日灣仔暴動情節極其嚴重,參與者罪責重大。法官以五年監禁為量刑起點,考量到四人曾被原審判處無罪,以及案件歷時五年之久,最終決定酌情減刑十個月。 這起案件自2019年發生以來,便牽動社會神經,其間曲折離奇,一波三折,最終的判決結果,勢必再次激起社會各界熱烈討論,究竟是正義彰顯,抑或另有隱情,有待公眾自行判斷。 五年抗爭,最終以鐵窗生涯告終,這場風暴的餘波,恐怕仍將持續盪漾。

Read More
國際

獵豹重返印度:餵水風波掀保育爭議

印度政府耗資巨額,三年前自非洲引進獵豹,冀圖讓這種已在當地消失70年的珍稀動物重現蹤影。然而,這項備受關注的復育計劃,卻不斷捲入爭議漩渦,專業性屢受質疑。近日,一段庫諾國家公園員工親自為獵豹餵水的影片在網上瘋傳,更引爆輿論。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指,影片顯示一名園方員工無視規定,擅自接近受保護的獵豹並提供飲水。庫諾國家公園已證實事件屬實,並承認該員工違反了「只有獲授權人員方可接近獵豹」的嚴格規定,目前已對其作出紀律處分。 事件曝光後,社會各界對印度政府的獵豹復育計劃的專業性及管理水平,再次發出質疑。不少人擔憂,此類違反規定的行為,會否影響獵豹的生存及復育進程,甚至危及工作人員的安全。 保育人士更呼籲當局徹查事件,加強人員培訓,並公開透明地交代復育計劃的進展及遇到的挑戰,以恢復公眾信心。 究竟這項耗資巨大的復育計劃,能否成功實現其目標,仍有待觀察。

Read More
國際

自閉少年後院揮刀 警四槍齊發惹公憤

一宗發生在愛達荷州的警民衝突事件,引發社會對警方執法手法的大規模質疑。一名17歲患有自閉症的少年佩雷斯,僅因在家中後院揮舞菜刀,便遭到四名警員連開數槍,造成嚴重傷勢。事件曝光後,輿論譁然,批評警方反應過度,過份使用武力。 事發於周六下午,佩雷斯在其位於波卡特洛的寓所後院持刀揮舞。家人曾嘗試奪刀,但未能成功,於是報警求助。警方接報後迅速趕到現場,但從網上流傳的片段可見,四名警員下車後即時拔槍,對著圍欄內的佩雷斯嚴陣以待,高聲喝令他放下武器。然而,佩雷斯似乎並未理解警方的指令,最終遭到警員連開數槍擊中。 警方事後聲稱,佩雷斯當時的行為可能危及他人安全,故此開槍是為制止其威脅,並保障公眾安全。然而,此解釋未能平息民憤。許多人質疑,面對一位患有自閉症的少年,警方是否應採取更為緩和及專業的處理方法,例如透過談判或非致命武器來控制場面,而非直接動用槍械。事件再次凸顯警務人員在處理涉及精神健康問題人士的事件時,需要更完善的培訓和更謹慎的判斷。佩雷斯的遭遇,也再次將警方的過度武力問題推至風口浪尖,社會各界正強烈要求對事件進行徹底調查,以追究責任,並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