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26, 2025

國際

奧脫福蛻變:巨額投資重振曼城經濟,政府全力支持!

紅魔鬼曼聯的奧脫福球場將迎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升級改造!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Rachel Reeves)親自表態,將全力支持這項被譽為「英國經濟發展光輝典範」的重建計劃,為大曼徹斯特地區注入強心針。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熱議。財政部周六晚間發出的聲明指出,李韻晴大臣對奧脫福的升級項目寄予厚望,認為其不僅能提升曼聯的國際地位,更能成為刺激當地經濟增長的引擎。 曼聯行政總裁貝拉達(Omar Berrada)對政府的積極回應表示熱烈歡迎:「建造一座世界級的體育場館,將成為大曼徹斯特地區復興的關鍵催化劑。」他坦言,單憑曼聯之力難以完成如此宏大的目標,因此政府及大曼徹斯特市長、市議會的支持至關重要。「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讓我們攜手合作,在奧脫福周圍打造地標性項目,令整個地區引以為傲!」貝拉達充滿信心地表示,此項計劃將為飽受經濟壓力的大曼徹斯特地區帶來急需的投資和就業機會,推動區域經濟的蓬勃發展。 此項重建計劃的細節仍有待進一步公佈,但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為奧脫福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預計將為當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為其他大型體育場館的升級改造提供了成功的參考範例。

Read More
香港

長者乘車優惠政策再掀爭議:六成受訪者滿意現行門檻,但逾半數盼調回65歲

長者2元乘車優惠政策自下調門檻至60歲後,社會反應持續兩極。民主黨最新民調顯示,雖然超過六成受訪者對現行門檻表示滿意,但同時亦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應將優惠門檻上調回65歲,顯示社會對此政策的意見分歧相當嚴重。 是次調查以電話訪問形式接觸943名市民,結果發現,雖然60歲門檻的落實獲得六成受訪者肯定,但支持將門檻恢復至65歲的受訪者比例亦高達五成多,反映社會對此政策的討論仍未平息。 更值得關注的是,超過六成受訪者贊成政府限制長者每月使用乘車優惠的次數,顯示公眾對政策的可持續性及資源分配的憂慮日增。 針對調查結果,民主黨建議政府公開樂悠咭及長者八達通的相關數據,讓市民更透明地了解計劃的實際使用情況。同時,該黨亦促請巴士公司全面實行分段收費,並建議取消適用於陸路離境巴士路線的2元乘車優惠,以提升政策的效率及公平性。 此舉能否有效紓緩社會對長者乘車優惠政策的矛盾,仍有待觀察。 未來政府將如何回應社會訴求,以及如何平衡長者福利與公共資源分配,將是重要的考驗。

Read More
國際

世衛去留,特朗普猶豫!美國退出大戲將如何收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世衛大棋局」再添變數!儘管他已簽署行政命令,啟動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的程序,明年一月生效的退會大限將至,但特朗普卻在最近釋出「可能重返」的訊息,讓全球為之側目。 這出國際政治大戲,起源於特朗普政府對世衛的不滿。他一再指責世衛受政治干預,未能有效應對新冠疫情,更直言美國繳交的會費遠高於中國,卻未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在拉斯維加斯出席活動時,特朗普重申了這些不滿,但同時也開了一道「後門」——只要世衛「改過自新」,解決相關問題,美國「有可能」重新加入。 這番話意味深長,究竟特朗普口中的「相關問題」為何? 世衛又將如何回應?美國的退出與否,不僅關係到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的未來,更將影響國際間的政治格局。 這場關於國際合作、資源分配,以及疫情防控的爭議,遠未落幕,其後續發展,值得全球密切關注。

Read More
香港

寒風刺骨!年廿九「凍」出新高度,中環街頭現奇景!

寒流襲港,天文台發出寒冷天氣警告!市區氣溫預料未來一兩日,包括大除夕(年廿九)都將持續低迷,最低更徘徊在攝氏十一、十二度左右。陰雨綿綿,寒風刺骨,即使如此,中環碼頭仍見跑步健將迎風挑戰,街頭行人則紛紛穿上厚厚的羽絨外套或大褸禦寒。即使天氣凍得令人瑟縮,雪糕車前依然大排長龍,市民們撐著傘也要來一份冰涼滋味,形成一道獨特的寒冬街景! 天文台預測,周日(年初一)大致多雲,間中有陣雨,晚上氣溫仍然偏低,市民需注意保暖,小心感冒!

Read More
香港

春節交通暢順無阻 陳局長親赴西九龍站致謝

農曆新年假期,香港公共交通系統表現如何?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親自前往西九龍高鐵站視察,並向辛勤工作的交通人員致以衷心感謝! 陳局長讚揚港鐵員工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確保高鐵直達內地93個車站的暢順運作,讓旅客能順利往返兩地。她同時亦感謝所有公共交通營辦商,在假期期間積極加強服務,例如港鐵在年廿九通宵營運,年廿五至年初七更增強班次;港珠澳大橋金巴及跨境直巴亦加密班次,為市民及旅客提供高效、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這份努力,讓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在人流高峰的春節期間仍然運作順暢,為旅客和市民帶來一個愉快的假期。陳局長表示,此舉充分展現了香港公共交通系統的效率和韌性,也體現了交通工作人員的專業精神和奉獻精神。 她期望未來能繼續與各營運商合作,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公共交通服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