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ovember 27, 2024

香港

跨境防疫演練 長沙灣街市模擬H5N1疫情

一場大型公共衛生演習於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震撼上演!衞生防護中心聯同多個政府部門及來自內地、澳門及新加坡逾60名衛生專家,模擬處理一宗致命H5N1禽流感個案,檢視香港應對疫情的應變能力。 演習情境設定為一名街市雞販確診感染H5N1甲型禽流感病毒,衞生防護中心隨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展開全面流行病學調查。參與演練的約30名政府部門人員,在中心協調下,迅速展開一連串行動,包括追蹤密切接觸者、採集樣本、銷毀受感染家禽及進行徹底環境消毒等。 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展現各部門間高效的協作能力。 演習並非僅限於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觀察員專家其後更親臨荔灣街市,實地考察新型家禽檔位的設計,了解其在預防及控制禽流感傳播方面的效能。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是次演習為相關部門及醫管局提供寶貴的實戰經驗,有效測試各持份者的應變能力,並提升全港社區及醫護人員的防疫意識,為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禽流感或其他疫症做好萬全準備。 這場跨境合作的演習,更彰顯了香港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時的國際合作精神。

Read More
香港

滙豐主席掌港大校委會 換血風暴掀起學術界巨震

政壇巨震,震動學術界!香港大學校委會即將迎來大換血,明年一月起,滙豐控股主席王冬勝將接替王沛詩出任主席,任期三年。消息一出,旋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學界更瀰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氛。 除主席易人外,其餘五名任期屆滿的校委亦將悉數更替。特首兼港大校監李家超更公開表示,期望此番人事變動能為港大帶來「新氣象」,此話意味深長,令人浮想聯翩。 面對即將到來的校政巨變,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卻保持沉默,在出席公開活動後,對於相關提問均未有回應,其低調態度更增添事件的神秘色彩。 新任主席王冬勝履歷顯赫,美國大學畢業後,先後在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及滙豐銀行任職,現為滙豐銀行掌舵人。他亦曾出任科技大學及恒生商學書院校董,擁有豐富的管理及教育界經驗。 然而,此次大規模人事調整,究竟意味著香港大學未來將走向何方?學術自主能否得到保障?這些疑問都懸而未決,並將持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新校委會的組成,以及未來的施政方針,將直接影響香港大學的發展前景,值得全港市民密切留意。

Read More
國際

黑馬崛起!阿特蘭大歐霸狂勝,利迪基:我們踢的是美麗足球!

歐霸賽場,鎂光燈往往聚焦於傳統豪門,卻忽略了黑馬的崛起!阿特蘭大周二以6:1狂掃年青人,強勢躍居歐聯積分榜前四,其中射手利迪基更梅開二度,其精彩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這場大勝,讓阿特蘭大在歐聯賽事中保持不敗,五戰積分達11分,穩坐前四寶座。賽後,榮膺最佳球員的利迪基難掩興奮之情:「我非常高興,球隊的表現實在太出色了,尤其是上半場的攻勢!我們堅定爭勝的決心,最終全取三分,現在可以稍事休息,準備下一場比賽。」 這位表現神勇的射手謙虛地將功勞歸於全隊:「我們擁有一支充滿實力與經驗的隊伍,我們正在踢出真正美麗的足球!這個獎項屬於全體隊員,因為我們在意甲和歐聯賽場都表現出色。我們必須繼續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繼續努力爭取勝利!」 阿特蘭大在意甲聯賽亦表現不俗,目前排名第二,其在歐聯和意甲的雙線作戰都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令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支實力非凡的球隊。這支黑馬的崛起,勢必將為歐聯賽事增添更多精彩和懸念!

Read More
香港

青年向上!經民聯獻策解困,助港青「起飛」

香港青年置業難、創業艱辛、就業競爭激烈,甚至出現「躺平」現象,社會問題叢生。經民聯今日發表青年發展研究報告,針對青年在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等方面遇到的種種挑戰,開出多項「良方」,冀助港青克服難關,向上提升。 報告指出,本港青年在各個人生階段均面對重重壓力,學業方面,跨專業學科的發展不足;就業方面,競爭激烈;創業方面,資源有限;置業方面,樓價高企,令年輕一代望樓興嘆。 為此,經民聯建議政府多管齊下,積極應對。報告特別提出設立「強積金首次置業計劃」,以協助青年解決燃眉之急,早日擁有屬於自己的安樂窩。此外,報告亦建議政府推廣學生修讀跨專業學科,以提升年輕一代的競爭力,並進一步放寬專業服務業進入內地的經營限制,為香港青年拓展內地市場創造更多機遇。 針對社會關注的「躺平」現象,經民聯議員梁美芬更直言香港應「抗躺平」,積極協助青年克服困境,創造向上流動的空間。 她強調,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應積極提供支援,協助年輕一代規劃未來,實現人生理想,讓香港的年輕人充滿活力,為社會注入更多動力。 這份報告提出的建議,正正為香港青年發展指明方向,值得政府及社會各界認真參考及跟進。

Read More
香港

屯赤公路巨額超支 百億延誤疑雲重重

耗資逾400億元的屯門赤鱲角連接路工程,日前審計報告揭露驚人內幕:兩項主要工程嚴重延誤,令成本激增逾10億元! 這條備受關注的交通命脈,其海底隧道及連接路工程分別延遲19個月及26個月才完工,最終造價高達316億元,數字令人咋舌。 報告指出,工程延誤的「罪魁禍首」竟是口岸填海工程進度落後,更令人費解的是,自2014年10月起,香港口岸的海堤更出現異常的橫向移動,導致工地延遲移交,承建商被迫停工待命,進一步加劇了延誤及成本膨脹。 如此巨額的超支和漫長的延誤,不禁令人質疑項目的規劃和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逾十億元的額外支出究竟如何產生? 海堤的橫向移動是否早有預警? 有關當局又是否採取了有效的應變措施? 這些疑問都需要政府部門給予清晰的交代,以及展開徹底的調查,以釐清責任,避免日後重蹈覆轍,保障公帑安全。 市民有權知道真相,並要求問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