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

經濟

港府解構中美貿易戰:危中尋機,自由港成吸金引擎

中宣部「機遇香港」訪問團行程緊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政府總部親自為訪團成員解說香港應對中美貿易戰及美國單方面加徵關稅的策略。 面對美國以所謂「對等關稅」打壓香港,陳國基直言此舉「違反邏輯,滿口歪理」。但他同時強調,香港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自由經濟體,擁有獨特的優勢,足以化解危機,更能乘勢而上。 陳國基表示:「中美貿易戰的確為香港帶來挑戰,但亦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全球資金正經歷重新配置,我們不會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香港堅守自由貿易及多邊貿易體制,將積極把握各國分散風險的趨勢,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和資金進駐。」 他相信,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將在全球經濟格局變動中發揮關鍵作用,成為吸引國際投資的強力引擎。 訪問團成員則在會面後表示,對香港的應對策略及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Read More
香港

港失業率持平 專家憂貿易摩擦暗湧

香港最新失業數據出爐,維持在3.2%的水平,與市場預期一致。儘管數字看似穩定,但暗藏玄機。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首季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維持3.2%,就業不足率則為1.1%。然而,同期失業人數卻增加了約1.11萬人,達到12.28萬人,反映出就業市場的隱憂。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對此表示,環球貿易摩擦加劇,令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或會影響部分行業的招聘意願。他同時指出,在中央政府的積極措施下,內地經濟持續增長,加上特區政府持續推出利好經濟及支援企業的政策,預計將為本地勞工市場提供一定支持。政府將會繼續密切監察情況,及時應對。 然而,單純依靠內地經濟增長及政府政策,能否有效抵禦外圍風險,仍有待觀察。部分經濟學者擔心,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或會對香港經濟造成更深層次的衝擊,進一步影響就業市場的穩定。未來失業率走勢,將成為觀察香港經濟健康的重要指標。 專家呼籲政府密切留意市場變化,並積極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政策,以協助受影響的市民及企業渡過難關。

Read More
經濟

逆風突圍:香港把握中美貿易戰下的機遇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已祭出反制措施應對美國加徵關稅。面對國際局勢波譎雲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特區政府將以冷靜和周全的部署,協助香港商界在「危」中覓「機」。 陳司長形容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唯一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其善變的風格為全球金融體系帶來巨大挑戰。他指出,特區政府正積極建立完善的監測機制,力求及早識別並化解潛在風險,並承諾將在政策和措施上全力支援香港企業,提供更優越的營商條件。 展望未來,陳司長預計全球經濟將演變為三大貿易板塊,分別為以中國、日本及亞太地區為主的聯盟;以美國、北美及南美為主的聯盟;以及其他地區組成的聯盟。他坦言,區域間的貿易壁壘和競爭將日益激烈,建議香港企業需審慎考慮此趨勢,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加快業務轉型,把握新機遇。 這場貿易戰不僅是挑戰,更是香港展現韌性及多元發展的契機,特區政府將全力協助香港企業乘風破浪,在全球經濟格局重塑中佔據有利位置。

Read More
經濟

香江金融韌性強,陳茂波:危中尋機,前景可期

面對環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香港依然「危中有機」,對未來發展前景保持樂觀。他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獨特的優勢,在多個金融領域傲視群雄。 陳司長指出:「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優良的營商地點,但兩者在業務範疇上仍有差異。以金融服務、新股上市及證券市場為例,無論是資產管理還是財富管理,香港均展現出無可比擬的實力,自然成為企業的首選。」 他更進一步重申,在現行制度下,香港能有效地促進內地與海外企業的資金流動。 至於備受關注的香港創科發展,陳茂波司長認為,吸納人才至關重要。他透露,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已成功吸引約70間重點企業落戶香港,預計將帶來400至500億元的投資,並創造近兩萬個就業機會,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這項成就充分展現了香港在克服挑戰、把握機遇方面的堅韌實力,為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Read More
經濟

港府押注文創!陳茂波北京覓商機,五年注資逾三十文化IP項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北上北京,參與為期兩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親身考察當地企業,積極尋覓香港文創產業的發展契機。他更透露,香港政府未來五年將大力支持逾三十個文化IP項目,冀藉此釋放文創產業的龐大商機。 陳司長此行更走訪了一間已在港上市的潮流文化創意企業。他盛讚該企業成功將IP衍生出琳瑯滿目的商品,更促成跨界別創作,配合智能終端及網絡營銷,創造出驚人的商業價值。「把IP發展起來,延伸到不同產業,其實創造的價值不得了!」陳茂波強調,內地文化底蘊深厚,創意力量亦不容小覷,香港作為連繫內地與國際的橋樑,將全力協助內地文創企業走向世界舞台。 這番言論,正反映了港府積極扶持文創產業,並冀望透過與內地緊密合作,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