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與淚的勝利:俄國「衛國戰爭勝利日」的愛國與傷痛
俄羅斯盛大的「衛國戰爭勝利日」慶典,以震耳欲聾的閱兵式和隆重的紀念活動,再次將世人目光聚焦於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然而,這份表面的榮耀,卻掩蓋不住深埋在俄羅斯人民心底的巨大傷痛與複雜情感。
今年的慶典,更添一份特殊的重量。 俄羅斯將其在二戰(俄羅斯稱之為「偉大衛國戰爭」)中的巨大犧牲,巧妙地與持續中的烏克蘭戰爭聯繫起來,試圖為其侵略行徑尋求正當性。 然而,二千多萬軍民的傷亡,這數字本身就是一個沉重的控訴,也讓這份「勝利」的喜悅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幾乎每個俄羅斯家庭都曾經歷二戰帶來的傷亡,死亡的陰影曾籠罩着每個角落。 這種深刻的集體記憶,構成了俄羅斯民族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讓「衛國戰爭勝利日」成為一個超越政治,觸及每個俄羅斯人內心的特殊節日。
莫斯科市民斯維里多夫先生的肺腑之言,或許能更好地詮釋這份複雜的情感:「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紀念我們的祖先。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刻,當美國人聲稱是他們贏得了戰爭勝利時……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或許他們是對的。但我們犧牲了兩千五百萬同胞,而我,本身還擁有猶太血統。」 他的話語中,既有對先烈的緬懷,也有對歷史真相的追問,更流露出對國際局勢的擔憂。
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勝利日」慶典規模之盛大,在所有二戰勝利國中絕無僅有。 這份盛大的背後,究竟是對歷史的真誠紀念,還是對當下政治需要的巧妙利用? 這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