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財政預算案2024:政府計劃發行700億元零售債券,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於星期三公布一份新的財政預算案。據了解,政府計劃繼續推出零售債券,預計發行額度為700億元,其中大部分將是銀色債券,其餘部分將是綠色和基建債券。

根據消息,由於之前發行的零售債券廣受市民歡迎,機構監管局早前發行的50億元零售債券超額認購了約2倍。因此,政府希望繼續為市民提供風險較低、回報穩定的投資產品。通過推出零售債券,政府既可以提高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也可以加快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至於債券的利率則取決於推出時的利率趨勢。

陳茂波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政府的未償還債項目持續維持在低水平,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遠低於其他大多數先進經濟體。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應該善用發債的空間,以支持和加速經濟發展,為未來創造能力並投資,讓市民更早分享發展成果。陳茂波在今年1月再次表示,香港的借貸比例相對於生產總值為4.5%,即使連續5年發行650億元債券並持續推動基建發展,5年後的借貸比例也不足10%。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和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麥萃才認為政府發行零售債券有助於債券市場的發展,並提供了更多的收入來源。他認為如果大部分資金用於發行銀色債券,700億元的零售債券規模是合適的。他還指出,發行基建債券可能是為了未來的大型項目做準備。然而,他也提醒政府在鼓勵債券市場發展的同時,應該考慮如何恢復長期穩健的收入來應對財政問題。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者李兆波指出,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政府發行債券肯定是令人滿意的,因為它們提供穩定的回報投資產品。然而,他提醒說,近年來政府發行債券明顯增加,從長遠來看,這對公共財政可能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政府在鼓勵債券市場發展的同時,也必須提出未來如何恢復長期穩健的收入來應對財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