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人數下降 年輕人轉投私樓市場?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接受報章專訪,透露一個令人關注的數據:現時30歲以下公屋一人申請宗數,比2020年下跌了22%。面對這個現象,何局長認為是政府增加房屋供應,以及放寬二手居屋按揭貸款保證期等措施,吸引年輕人轉移目光至其他房屋市場。
何局長更表示,將調整公屋、資助出售房屋及私樓的比例,由原來的5:2:3,調整至4:3:3,以幫助市民置業。同時,針對備受爭議的公屋富戶政策,何局長表示,只要公平制訂政策,便能承受政治壓力。
然而,外界對此消息的反應褒貶不一。一些人認為,政府的措施有效緩解了公屋輪候壓力,但也有人質疑,是否真的能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房屋選擇給年輕人,以及是否會造成公屋資源分配不均。
這個數據的變化,反映出香港房屋市場的複雜情況,也引發了一系列關於房屋政策、社會流動性等議題的討論。政府能否有效應對年輕人置業的困難,並提供更多合理的房屋選擇,將是未來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