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界打擊非法行醫 35宗懷疑個案僅3宗成功檢控
立法會大會上,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透露,由2021年至今,懷疑違反醫護專業人員條例提供正骨或痛症服務的個案共35宗,當中僅3宗成功檢控並定罪。此數據引發議員關注執法部門是否應加強巡查執法,包括以「放蛇」的方式打擊非法行醫。
針對議員質詢,李夏茵表示,對於明顯的非法行醫個案,執法部門能迅速採取行動,並會與警方合作。然而,坊間許多廣告使用模糊字眼,例如「正骨」、「痛症治療」等,難以明確界定其服務是否涉及醫療行為。
李夏茵以正骨為例說明,廣告通常未清楚說明使用中醫、物理治療或脊醫等方法,因此才導致35宗個案中僅3宗成功起訴。她認為政府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市民接受治療時必須尋求註冊專業人士,相關條例亦規定專業人士提供治療時需展示註冊證明書。此外,對於使用不良宣傳手法,誤導市民以為是專業服務的行為,政府也會依據相關條例予以處理。
此外,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更在電台節目中呼籲政府加強巡查和教育,保障市民安全。陳永光議員指出,網上充斥着疑似無牌中醫的廣告,這些「醫生」往往沒有接受正規醫學訓練,缺乏專業知識,甚至可能使用不衛生器械,對病人構成極大風險。即使只是看似簡單的「正骨」,也可能導致致命後果。他強調,「正視非註冊醫療人員的行為至關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市民健康。」
陳議員呼籲政府加強宣傳教育,教導市民如何分辨正規醫生,並尋求正當的醫療服務。他更認為政府有責任加強執法,嚴懲無牌行醫行為,杜絕此類悲劇再次發生。
此次事件凸顯了醫護界打擊非法行醫的困境,也再次提醒市民在接受治療時需提高警惕,選擇註冊專業人士,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