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春光無限!賞花經濟遍地開花,卻也藏隱憂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全國各地正值百花盛放的季節,賞花經濟也隨之熱鬧展開。北京玉淵潭公園的櫻花,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而來,紛紛打卡留念。公園內更乘勢推出各式各樣的櫻花主題文創產品,從磁石貼、雨傘、抱枕到首飾,甚至還有櫻花造型的創意雪糕,務求將賞花經濟效益最大化。不少市民都表示,櫻花元素的文創產品確實賞心悅目,極具吸引力。

然而,商機無限的背後,亦暗藏挑戰。雖然玉淵潭公園遊人如鯽,但不少流動餐飲攤檔的檔主卻叫苦連天,反映生意額遠不如預期,即使人流眾多,整體消費能力卻一般,展期過半仍未能回本,令人不禁反思賞花經濟的利潤分配是否均衡。

與此同時,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這個被譽為「桃花第一村」的世外桃源,則為賞花經濟提供了另一種成功模式。村內種植超過1250棵野生桃樹,與金黃色的油菜花田及雄偉的雪山交相輝映,構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畫卷,成為林芝市的著名賞花景點。目前,村內七成收入都來自桃花園,村長更透露,在最旺盛的時期,單日門票收入更可高達人民幣20萬元以上!豐厚的收入不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更讓他們擺脫了遠離家鄉打工的困境,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樂章。

這次賞花經濟的盛況,既展現了各地積極發展旅遊業的努力,也凸顯了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分配經濟收益,仍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