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力撐經濟?中國官方數據指內需成增長引擎,學者質疑持續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及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2%、16.8%以及31.2%。
盛來運在國新辦記者會上強調,第二季度俗稱「三駕馬車」的數據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3%,相較第一季度略有提升;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24.7%,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則為23%。他更聲稱,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內需,特別是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然而,對於官方公布的數據,有經濟學者表示質疑,認為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消費能否持續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仍有待觀察。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民眾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都可能受到影響。
此外,也有評論指出,官方數據往往經過修飾,未必能完全反映真實情況。因此,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各項數據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才能更準確地評估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
究竟消費能否真正撐起中國經濟?還是只是官方為了提振信心而釋放的訊息?市場仍在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