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William Ho

經濟

「穩中求進」定調!中國經濟增長目標鎖定5%左右

萬眾矚目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盛大開幕。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親臨現場,與數千名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齊聚人民大會堂,共同見證今年的施政藍圖。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備受期待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宣佈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為百分之五左右。 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在面對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內部挑戰不斷加劇的嚴峻考驗下,依然展現出「穩中求進」的韌性,取得了整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成績。 李強總理強調,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設定百分之五左右的增長目標,是經過周密考慮,在充分權衡國內外形勢、兼顧發展需要與發展可能後作出的科學決策。 此舉預示著中國經濟發展將繼續秉持穩健務實的方針,力求在複雜多變的局勢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一目標的釋出,勢必將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其背後所蘊含的政策走向及經濟發展策略,更值得深入剖析。

Read More
經濟

中美貿易戰再升溫!北京祭出反制措施,劍指美國農業及科技巨頭

中美貿易戰再掀波瀾!美國將部分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兩成,引發北京強烈反彈。中國商務部痛斥美方此舉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破壞雙邊經貿合作基礎,並強調將堅決捍衛自身權益及多邊貿易秩序。 作為反制措施,中國政府祭出多項強硬手段,打擊美國在多個領域的利益。首先,商務部宣布將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具有兩用用途的物資,此舉預料將對美國科技產業造成一定衝擊。 同時,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將於下周一起對多種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雞肉、小麥、棉花將加徵15%關稅;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及乳製品則加徵10%關稅。此舉顯然針對美國的農業產業,預計將對美國農民造成重大影響。 此外,中國已透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就美國的關稅措施提出進一步控訴,展現北京決心維護自身貿易權益的堅定立場。 這場貿易戰的升級,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以及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仍有待觀察,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雙方博弈將更加激烈。

Read More
經濟

比亞迪配售H股狂吸逾四百億 劍指全球新能源霸主

新能源汽車巨擘比亞廸昨日震撼市場,宣佈計劃配售近1.3億股新H股,集資總額高達約435.1億元!扣除佣金及估計費用後,淨額仍有約433.8億元。此舉被市場解讀為比亞廸積極擴張的訊號,力求鞏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進軍全球市場。 每股配售價為335.2元,較周一收市價折讓約7.8%。是次配售股份約佔現有已發行H股的11.82%,佔比亞廸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46%。配售完成後,比亞廸已發行股本將不會有其他變動,而配售股份則約佔經擴大已發行H股數目約10.57%,及經擴大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27%。 比亞廸表示,是次集資所得淨額將主要用於集團的研發投入、拓展海外業務、補充營運資金以及一般企業用途。此舉無疑將為比亞廸的未來發展注入強心針,預料將進一步提升其研發能力,加速產品迭代,並加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分析員普遍認為,比亞廸此番大手筆集資,正顯示其積極佈局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雄心壯志,劍指全球新能源霸主地位。

Read More
香港

港大醫學院破格招生!四年制醫學士課程火熱登場

香港大學醫學院宣佈喜訊,將於下學年開辦四年制全日制第二學位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此舉為有志從醫人士帶來全新機會,讓更多人能圓醫學夢。 這個備受矚目的課程日前已獲得教資會批准,首年將提供25個寶貴學額。 有意報讀的同學必須持有學士學位,並符合港大醫學院的中文、英文及科學科目入學要求,同時需具備流利廣東話能力。 預計首批新生將於今年9月入學,學院現正積極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6月20日,有意者切勿錯過! 港大醫學院強調,此四年制課程的專業核心內容及評估要求,將與現行的六年制課程完全一致,課程資料亦已提交醫務委員會審批。課程設計獨具匠心,首年將提供密集式臨床前培訓,打好紮實的醫學基礎;其後三年則集中於臨床訓練,讓學生累積豐富實務經驗,為成為優秀醫生做好充分準備。 有意投身醫學事業的你,準備好迎接這前所未有的挑戰了嗎? 立即把握機會,申請這難得的四年制醫學士課程,成就你的醫生夢想! 詳情可瀏覽香港大學醫學院網頁。

Read More
經濟

美股震盪收黑,就業數據成市場風向球

二月股市寒意襲人,三大美股指數齊步下挫,其中以納斯達克指數跌幅最為慘烈,約4%的跌幅更創下去年四月以來單月最大跌幅。道瓊斯指數及標普500指數則分別累計下跌逾1%,為三月開局蒙上陰影。 投資者目光如今聚焦本週即將公布的美國最新就業數據及多間零售巨擘的業績報告,這些數據將直接影響市場走向。市場普遍預期,周五將公布的二月非農就業新增職位將達15.3萬個,較一月的14.3萬個略有增長;失業率則預計維持在4%不變。 然而,周三率先出爐的二月ADP私人市場就業報告(素有「小非農」之稱)則預料將呈現減緩趨勢,新增職位預計只有14萬個,低於一月的18.3萬個。 除了就業數據外,本周還有多項重要經濟指標待公布,包括標普全球二月製造業、服務業及綜合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二月供應管理協會(ISM)非製造業指數、一月建築開支及工業訂單等,均將為市場提供更全面的經濟景氣參考,投資者務必密切關注。 這些數據將左右市場情緒,能否為疲弱的股市注入一劑強心針,備受市場期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