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Jessica Lau

香港

夏寶龍斥美制裁「奪命」 港府維穩決心再彰顯

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發表視像講話,以強硬措辭批評美國對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及加徵關稅,直指這並非單純的經濟措施,而是企圖「要香港的命」,意圖扼殺香港的發展。 夏主任在講話中強調,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圖謀絕不會得逞。他更以影片及歌曲《我的祖國》作輔助說明,闡述中國人民面對霸權不屈不撓的精神,藉此宣示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講話中,他並未詳細說明何謂「要香港的命」,但其強烈的言辭已充分展現中央政府對香港局勢的嚴峻態度及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 此番講話正值香港社會持續關注國家安全議題之際,夏主任的發言無疑為「愛國者治港」原則再添注腳,預示中央政府將持續堅決打擊任何被視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相關影片及講話內容已在網上公開,當中更解讀《我的祖國》背後的歷史意義,以加強宣傳效果。 此舉被視為中央政府向香港傳遞的明確訊號:任何挑戰國家安全底線的企圖,都將面臨強硬反擊。

Read More
香港

港將王雨晨桌球世錦賽再下一城!克魯斯堡之夢近在咫尺!

香港桌球壇燃起希望!在今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外圍賽中,僅餘的港隊希望王雨晨表現神勇,以10:5力克英格蘭球手米健士,距離克魯斯堡正賽僅一步之遙! 今屆世錦賽外圍賽,港隊三位猛將出征,張家瑋首圈惜敗中國好手趙心童,傅家俊則在第三圈不敵世界排名第28位的施利沙,令人惋惜。然而,王雨晨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實力,一路披荊斬棘。首圈,他以10:5輕取馬爾他球手千尼;次圈,原定對手是前世界冠軍杜迪,但由於杜迪捲入性侵兒童指控而被禁賽,王雨晨則幸運地不戰而勝晉級。 第三圈比賽,面對世界排名第41位的米健士,王雨晨開局略顯被動,一度落後1:3。但他並未氣餒,第五局打出一棒精彩的105分,迅速扭轉局勢,連取四局反超。此後,王雨晨更穩紮穩打,再拿下第11、12、14及15局,最終以10:5的比分鎖定勝局,並在決勝局打出全場最高分132分,一Cue過百! 年僅27歲的王雨晨,將在最後一輪外圍賽迎戰世界排名第24位的伊朗名將賀辛,這將是一場硬仗,但他已展現出足以挑戰頂尖高手的能力。能否成功突圍,晉級桌球聖殿克魯斯堡,讓我們拭目以待,為這位香港年輕好手加油! 香港桌球的未來,或許就在他手中!

Read More
香港

港機再創佳績!連奪全球貨運及旅客評選殊榮,大灣區發展再下一城

香港國際機場再次揚威國際!繼蟬聯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寶座後,更在旅客評選中大幅躍進,成績斐然。運輸及物流局今日公布喜訊,香港國際機場去年處理的貨運總量達490萬公噸,第十四度榮膺國際機場協會評選的年度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同時,在國際權威機構Skytrax的年度旅客意見調查中,香港國際機場更力壓群雄,排名上升五位,勇奪全球最佳機場第六名! 這項驕人成就,充分印證了香港國際機場在軟硬件設施上的世界級水平。政府將繼續積極推動多式聯運,積極拓展市場,提升轉口能力,務求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領先地位。 展望未來,大灣區發展為香港國際機場帶來無限機遇。位於東莞的「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設施首階段工程將於今年底竣工,預計逐步達到每年處理100萬公噸貨量的目標。 機管局與東莞市政府正積極合作,建設冷鏈貨物清關點,力求盡快推出冷鏈貨物服務,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此外,機管局亦將展開空港中心永久設施第二期發展規劃的前期研究,進一步提升香港機場服務大灣區貨運的能力,鞏固其作為區域航空樞紐的關鍵地位。 這項重大發展,將為香港及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Read More
香港

四「龍吸水」出動! 渠務署高科技抗洪迎戰雨季

面對即將來臨的雨季,渠務署斥資300萬元購入四部先進排水機械人,誓言加強本港防洪能力! 其中一款名為「龍吸水」的無線遙控排水機械人,造價約100萬元,配備強勁照明系統及高度機動性,每小時排水量更可達驚人的800立方米,足以應付複雜地形下的排水挑戰。 渠務署更豪言,配合去年更新的防洪設計手冊及提升後的抵禦雨量標準,有信心應對「二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 這些「龍吸水」將成為渠務署今年雨季抗洪的秘密武器,一旦發生嚴重水浸事故,將迅速出動,全力疏導積水。 然而,渠務署署長莫永昌亦坦言,目前僅有四部排水機械人,面對全港性特大暴雨,資源調配及優先次序將是未來需要積極學習和解決的課題。「一般來說,水浸定義為100毫米或以上雨量,屆時我們會評估情況,決定是否出動機械人。」莫署長表示。 這也意味著,高效的應變機制和資源分配,將成為今個雨季能否有效應對水浸的關鍵。

Read More
香港

急症室加價四百蚊!夜深肚痛,港人去邊?議員質疑分流機制失效

政府計劃將公營醫院急症室收費大幅調漲,由現時的180元增至明年400元,此舉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少市民擔心,加價後將加劇公營醫療系統的擠壓,尤其在夜間求診方面,選擇更形有限,令市民徬徨無助。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九龍中)直指政府的分流措施形同虛設。他以九龍城區為例,指出晚上兒童突然不適,市民往往只有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和法國醫院兩個選擇,「局長可能叫我去找家庭醫生,但請問,大半夜的,邊度搵?」他質疑,政府單純以加價來「趕客」,根本未能解決公營醫療系統長期人滿為患的問題,反而可能加劇基層市民的醫療負擔。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則回應指,加價的目的是為了將輕症病人分流至私營醫療機構。他強調,政府並非禁止市民前往急症室求診,明白家長擔心子女病情,「小朋友發燒,家長擔心我們都理解。」他表示,醫護人員會按病情輕重分流處理,例如8歲以下兒童發燒,除非情況危急,否則或會被列為非緊急個案。盧局長重申,此項改革旨在提升公營醫療系統的效率,避免輕症病人佔用急症室資源。 然而,楊議員的質疑反映出基層市民在夜間求醫的困境,政府的分流機制能否有效運作,以及如何確保市民在緊急情況下仍能獲得及時的醫療服務,仍有待觀察。 此項加價措施,能否真正改善公營醫療系統,抑或只會加劇社會的不滿,將成為未來一個重要的考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