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風血雨?滬深股市開市初段腳軟,投資者心驚膽跳
上海、深圳股市今日開市初期表現疲軟,猶如驚弓之鳥,投資者神經繃緊。上海綜合指數一度報 3813 點,下跌 8 點,跌幅為 0.22%。深圳成份指數更是不容樂觀,報 13057 點,下跌 62 點,跌幅達 0.48%。 究竟是短暫調整,抑或是風雨欲來?廣大股民屏息以待,密切關注後市發展。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政策變動頻繁,市場情緒難免受到影響。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投資者更需要保持冷靜,審慎評估風險,方能趨吉避凶。
Read More文化之茶,全球之聲
上海、深圳股市今日開市初期表現疲軟,猶如驚弓之鳥,投資者神經繃緊。上海綜合指數一度報 3813 點,下跌 8 點,跌幅為 0.22%。深圳成份指數更是不容樂觀,報 13057 點,下跌 62 點,跌幅達 0.48%。 究竟是短暫調整,抑或是風雨欲來?廣大股民屏息以待,密切關注後市發展。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政策變動頻繁,市場情緒難免受到影響。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投資者更需要保持冷靜,審慎評估風險,方能趨吉避凶。
Read More內地金融市場近日波濤暗湧。中國人民銀行今日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了1287億元人民幣的7日期逆回購,利率維持於1.4厘不變。然而,此舉未能完全抵銷今日到期的逆回購規模,最終導致單日淨回籠320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人行連續第八日進行淨回籠操作。 連續多日的「抽水」舉動,引發市場對流動性趨緊的擔憂。有銀行界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市場資金面尚算平穩,但如果人行持續收緊流動性,或會對銀行間的資金鏈造成壓力,甚至可能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 分析師指出,人行此舉可能旨在調節市場過剩的流動性,防止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等領域,以維護金融穩定。然而,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過度收緊流動性也可能對經濟復甦造成阻礙。 市場人士正密切關注人行未來的操作方向,以及其對整體經濟的影響。究竟人行會否調整政策,以平衡穩定經濟增長和防範金融風險,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Read More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及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2%、16.8%以及31.2%。 盛來運在國新辦記者會上強調,第二季度俗稱「三駕馬車」的數據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3%,相較第一季度略有提升;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24.7%,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則為23%。他更聲稱,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內需,特別是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然而,對於官方公布的數據,有經濟學者表示質疑,認為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消費能否持續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仍有待觀察。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民眾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都可能受到影響。 此外,也有評論指出,官方數據往往經過修飾,未必能完全反映真實情況。因此,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各項數據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才能更準確地評估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 究竟消費能否真正撐起中國經濟?還是只是官方為了提振信心而釋放的訊息?市場仍在密切關注。
Read More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曹媛媛日前透露,自五月推出以來,內地債市已見「科技創新債」發行熱潮,截至六月底,共有288家機構發行相關債券,總額高達約人民幣6000億元,其中超過4000億元於銀行間市場發行。 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指出,「科技創新債」風險分擔工具,能為股權投資機構提供有效的信用增強支持,助力其發債融資,同時亦可推動債券市場「科技板」的發展。數據顯示,截至六月底,銀行間市場已有27家股權投資機構,累計發行此類債券超過人民幣153億元。 曹媛媛表示,「科技創新債」能為相關企業提供低成本的再貸款資金,而且發行期限較長,最長可達十年,更好地配合股權投資資金的使用特點及融資需求。分析認為,此舉旨在透過金融手段,扶持內地科創產業發展,並降低相關企業的融資成本。
Read More備受關注的平台經濟監管再有新動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正式拍板,成立「全國平台經濟治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旨在針對近年來平台經濟發展中浮現的各種問題,如內捲式競爭、直播電商亂象等,制定一套統一的標準化體系,引導行業走向規範化。 據了解,這個技術委員會將會廣泛吸納各方代表,包括大型平台企業、平台上的商戶、從業人員(例如外賣員、速遞員等)、傳統優質商貿企業、政府部門官員、學術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甚至消費者代表,務求標準制定能夠兼顧各方利益,更貼近市場實際情況。 市監總局強調,委員會成立的目標是加快制定一系列「急需標準」,透過統一的標準來引導行業自律,同時亦為政府監管提供更有效的依據,最終目的是推動平台經濟能夠在規範、健康、可持續的軌道上發展。 究竟這套「標準化」監管最終能否有效解決平台經濟中的各種亂象,還需拭目以待。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平台經濟的發展將會受到更嚴格的規範和約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