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y 2025

國際

芬太尼成破冰關鍵? 中方或派公安部長訪美尋求貿易戰突破

中美貿易戰陰霾籠罩,兩國關係劍拔弩張之際,一線曙光似乎隱約浮現。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北京當局正積極考慮派遣公安部部長王小洪赴美,或安排在第三國與美國官員會晤,以解決芬太尼問題為突破口,緩和中美貿易摩擦,並為貿易談判鋪路。 報道指出,王小洪近期已透過管道接觸美國總統特朗普團隊,探詢美方在打擊芬太尼原料生產方面,希望中國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美國一直指責中國是芬太尼的主要來源地,大量芬太尼流入美國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並成為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理由之一。 此舉被視為北京釋出善意,試圖回應美國在芬太尼議題上的關切,藉此為長期僵持的貿易戰尋找解套方案。然而,消息人士同時強調,相關安排仍存在變數。北京方面也密切關注特朗普政府對華立場的變化,寄望美方態度能有所軟化,才能為雙邊對話創造更理想的環境。 究竟這項「芬太尼外交」能否成功化解中美貿易紛爭,仍有待觀察,其發展值得全球密切關注。

Read More
香港

控煙新政「火車頭」難禁?政府坦言執法有挑戰

政府即將於明年初推出「控煙十招」,力圖改善香港的吸煙問題。然而,備受關注的「邊行邊吸煙」(俗稱「火車頭」) 行為,卻未被納入本次的禁令之中。此舉引來社會各界質疑。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日前接受本台專訪,親自解畫箇中原因。他坦言,「火車頭」在法律層面上定義模糊,若要立法禁止,在條文起草及執法方面均存在極大困難。他指出,要界定何謂「邊走邊吸」,執法人員將面對極大挑戰。「例如有人邊走邊吸煙,他可以辯稱只是『踱步』、『徘徊』或『繞圈』,難以界定其行為是否違反法例。」 李先生更指出,部分酒吧倚賴被禁的加味水煙招徠顧客,此舉與政府控煙政策背道而馳。 雖然本次「控煙十招」未有涵蓋「火車頭」,但李先生強調,政府在公眾諮詢階段已充分了解市民對此的訴求,並一直積極研究可行方案。「我們並非放棄這個建議,而是希望制定更完善、更具操作性的法例,才能有效執法。」 他表示,當局將繼續努力研究如何以清晰的法律條文,界定「邊走邊吸煙」行為,並確保執法具可行性。 這意味著,未來「火車頭」禁令的出台仍有待時日。

Read More
經濟

關稅陰影下的強勁反彈:美國工廠訂單飆升!

美國3月份工廠訂單數據出爐,儘管增幅不及市場預期的4.5%,僅錄得4.3%的按月增長,但仍較2月份經修訂後的0.5%增速大幅提升,創下去年7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為美國製造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分析指出,這波訂單激增主要源於客戶為避免即將生效的關稅而導致產品價格上漲,紛紛提前下單搶購。然而,剔除波動較大的運輸設備後,3月份工廠訂單則微跌0.2%,與上月0.3%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關注的是,耐用品訂單表現亮眼,按月激增9.2%,遠超2月份的0.8%,顯示市場對資本設備和耐用消費品的強勁需求。此數據反映出企業投資意願及消費者信心有所提升,為美國經濟前景增添了一抹亮色,但關稅的長期影響仍需持續觀察。 這場關稅陰影下的訂單狂潮,能否持續為美國製造業帶來穩健增長,值得業界密切關注。

Read More
國際

德國震盪:執政黨將最大反對黨定性為「極端右翼」,引爆政治海嘯!

德國政壇投下震撼彈!聯邦政府正式將聯邦議院第二大黨「另類選擇黨」(AfD) 定性為「極端右翼組織」,並指控該黨涉嫌種族歧視,矛頭直指移民和穆斯林社群。此舉引發軒然大波,預料將在下週上任的新政府更考慮取締該黨,而AfD則堅稱指控基於政治動機,揚言將採取法律行動反擊。 內政部長費澤在周五的聲明中,公布了聯邦憲法保衛局的決定,並強調此決定是基於一份長達1100頁的報告,經過全面且中立的評估,絕無政治干預。然而,此說法未能平息各方疑慮。 費澤部長表示,報告明確指出AfD涉及種族歧視行為,對德國社會造成嚴重威脅。 AfD則強烈反駁,斥責政府此舉為政治迫害,意圖打壓異議聲音,並誓言將透過法律途徑捍衛自身權益,挑戰政府的決定。 此舉預計將進一步撕裂德國社會,並加劇政治對立。 AfD的未來命運,以及政府是否會真的採取取締行動,將成為德國未來一段時間內最受關注的政治焦點。 這場政治海嘯,其影響力將遠超德國,對整個歐洲的極右翼政治勢力都將產生深遠的衝擊。

Read More
香港

仁滙醫務「消失」!百多名家長疫苗預繳款項恐成泡影,政府介入調查

尖沙咀仁滙醫務集團疑似突然結業,今早大批苦主湧至其醫療中心,卻遍尋不著負責人,只見大門深鎖,信件包裹堆積如山,就連消委會的郵件亦無人處理,現場一片混亂。集團的社交媒體專頁亦已無法瀏覽,令人不禁質疑集團是否「人間蒸發」。 事件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政府已迅速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務求盡快處理相關個案,並追究集團責任。海關及警方至今已接獲312宗相關舉報,消委會則收到157宗投訴,數字持續攀升。 其中一位為嬰兒預繳疫苗注射計劃的母親表示,仁滙醫務集團過往規模龐大,宣傳攻勢凌厲,她對集團疑似停業的消息感到極度震驚及無奈,擔心數千元的預繳款項將付諸流水。她並非個案,許多家長都同樣擔心孩子的疫苗接種計劃會因此受影響。 據集團前員工透露,他們於周四收到公司短訊通知,指公司將暫停營業。部分全職員工已獲發放薪金,但兼職員工則未收到任何款項,前景堪虞。 事件突顯本港醫療服務市場監管的不足,以及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漏洞。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必須迅速行動,徹查仁滙醫務集團的財務狀況,並盡力追討顧客的預繳款項,保障市民權益,避免更多類似事件發生。 市民如有相關投訴,應立即聯絡海關、警方及消委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