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ecember 2, 2024

香港

大澳鯨魚之死:深海巨靈困淺灘,人為禍害藏腹中?

大澳碼頭上,一條擱淺的鯨魚靜靜地躺在沙灘上,最終未能逃脫死亡的命運。這起事件震撼人心,漁護署展開解剖調查,初步發現令人心碎的真相:一條巨大的帆布袋堵塞了鯨魚的消化道,加上香港水域水深不足,可能是導致牠死亡的主因。 漁護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先生表示,從鯨魚體內取出的帆布袋保存完整,呈四四方方狀,「牠根本無法消化這個異物。」 鯨魚的瘦弱體型更暗示牠可能已長時間無法正常進食。朱先生更指出,這條喙鯨的自然棲息地水深達三百至一千米,而香港水域,尤其大澳附近,水深僅數十米甚至十米以下,根本不適合牠生存。「這幾個因素綜合起來,可能是導致牠死亡的原因。」 目前,解剖工作仍在進行中,預計今日可以完成。然而,完整的解剖報告,包括病理組織分析等,則需時數個月才能出爐。 至於鯨魚屍體的用途,鑑於此品種鯨魚的科學數據及資料相對缺乏,漁護署正考慮將其用作科研及教育用途,為日後保育工作提供寶貴的資料。 這起事件再次敲響警鐘,提醒我們海洋污染及人為活動對海洋生物的嚴重威脅。一條深海巨靈,竟因人類製造的垃圾而葬身淺灘,令人不勝唏噓,更凸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Read More
香港

港科企研發革命性腔鏡手術機械人 明年有望臨床應用

突破微創手術瓶頸,港產自主研發的腔鏡手術機械人技術,正準備躍上臨床應用舞台!這款由本地初創公司研發的醫療科技,已完成超過200次真人測試,其靈活的操作性遠超傳統微創手術,更獲數間公私營醫院及醫學院表達購買意向,預計最快明年便能投入臨床使用,為香港醫療技術寫下新一頁。 記者日前參觀了該初創公司的實驗室,親眼目睹這項劃時代科技的運作。只見機械臂靈活地夾起幼細的橡筋圈,模擬進行手術程序。然而,操刀者並非醫生本人,而是透過控制台遙距操控機械人,其動作會即時傳送至機械臂精準執行。 初創公司負責人歐國威先生解釋道:「這套系統最獨特之處,在於機械臂擁有一個『自然轉彎』的手腕設計,即使在狹窄的空間內,也能進行精細複雜的手術操作。此外,系統更設有電腦過濾功能,能將左右手方向互換,提升手術效率。更重要的是,它配備3D圖像技術,讓醫生在深度和定位上更準確,大大提升手術成功率。」 歐先生表示,團隊對此技術充滿信心,並期待將其應用於臨床,為更多病人帶來更精準、更微創的手術體驗。這項本地研發的突破性成果,將不僅提升香港醫療水平,更有望進軍國際市場,為香港醫療科技產業帶來更輝煌的未來。

Read More
香港

羅馬尼亞政壇洗牌!社民黨領先,投票率創新高

羅馬尼亞議會換屆選舉落幕,選情激烈!出口民調結果顯示,執政聯盟成員之一的社會民主黨(PSD)以約26%的得票率拔得頭籌,成功領先其他政黨。緊隨其後的是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黨(AUR),獲得約19%的選票;而執政聯盟另一成員,國家自由黨(PNL)則以超過15%的得票率位居第三。 此次選舉競爭空前激烈,超過8000名候選人來自31個政黨、聯盟及19個少數族裔組織,角逐137個參議院席次和332個眾議院席次。令人矚目的是,在全國超過1800萬選民中,逾942萬人參與投票,投票率高達53.33%,遠超前兩屆選舉,顯示羅馬尼亞人民對國家政治的高度關注。 社民黨的領先優勢,將如何影響未來羅馬尼亞的政治版圖?新一屆議會的組成,又將為這個東歐國家帶來怎樣的變革?後續發展備受關注,讓我們拭目以待。

Read More
中國

內地製造業回暖 PMI創七個月新高

內地經濟展現韌性!國家統計局及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攀升至50.3,較上月增加0.2個百分點,連續三月上升,並創下七個月以來新高。 更令人振奮的是,PMI已連續兩個月站穩50榮枯線之上,意味著製造業持續處於擴張狀態,略優於市場先前預期。 數據顯示,生產指數勁升至52.4,新訂單指數亦增長0.8個百分點至50.8,顯示市場需求持續回暖。值得關注的是,新出口訂單指數微升至48.1,創下三個月新高,儘管仍低於50,處於收縮區間,但回升趨勢值得期待。 企業規模方面,大型企業PMI則微跌0.6個百分點至50.9;中型企業PMI則表現強勁,上升0.6個百分點,剛好觸及50的榮枯線;小型企業PMI則升1.6個百分點至49.1,雖仍未達擴張水平,但回升幅度明顯。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11月PMI數據反映內地製造業正逐步走出低谷,經濟復甦動力持續增強。然而,小型企業的復甦仍需持續觀察,政府相關政策扶持力度及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將繼續影響內地製造業的未來走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