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25, 2024

香港

醫管局發布風險通報:五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曝光

醫管局今日發布第二季度風險通報,揭露了五宗引人注目的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其中一宗事件發生在六月,伊利沙伯醫院一名實習醫生誤將鼻胃喉插入病人支氣管,另一宗則為胸部錯誤部位施行手術。此外,更有三宗手術或介入程序後遺留工具或醫療物料於病人體內的事件,包括紗布、5.5厘米引流管和髖關節置換手術中遺留的金屬碎片。同時,醫管局亦呈報了24宗藥物事件。 實習醫生誤插鼻胃喉,病人安全堪憂 伊利沙伯醫院實習醫生誤將鼻胃喉插入病人支氣管的事件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不少市民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表示擔憂。事件發生後,醫管局已展開調查,並強調會加強對實習醫生的培訓,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錯誤部位手術,醫療失誤令人震驚 胸部錯誤部位施行手術的事件更是令人震驚,顯示了手術室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醫管局已展開內部調查,並會檢討相關程序,以加強風險管理,保障病人安全。 遺留工具事件頻發,醫療安全亮紅燈 三宗遺留工具或醫療物料於病人體內的事件也反映了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應保持高度集中和謹慎,避免疏忽大意。醫管局已採取措施,加強手術室的檢查程序,並要求醫護人員在手術後仔細檢查,確保所有工具和醫療物料已取出。 24宗藥物事件,藥物安全不容忽視 醫管局呈報的24宗藥物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藥物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醫管局將繼續加強藥物管理,並呼籲市民在服用藥物時,務必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有疑問,請向醫護人員諮詢。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醫管局十分重視醫療安全,並會持續監察和改善醫療服務,保障病人安全。醫管局亦呼籲市民積極參與醫療安全,如有發現任何問題,請向醫管局報告。

Read More
香港

強積金騙局曝光!11人落網 涉款1.45億!

香港警方成功瓦解一個規模龐大的強積金詐騙集團,拘捕11人,包括7男4女,年齡介乎24至43歲。警方行動中查獲超過800份涉及1.45億港元的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申請,更發現騙徒已收取高達500萬港元的「中介費」! 據了解,這個狡猾的詐騙集團利用偽造的港澳居民內地居住證,訛稱供款人已永久離開香港,藉此騙取強積金供款。警方指,集團利用高科技技術製作假文件,欺騙性極高,令不少人上當。 警方提醒市民,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需符合嚴格的條件,切勿輕信不法分子,避免落入騙局。 此次行動是警方打擊詐騙犯罪的又一重要成果,警方將繼續加強執法,維護市民的財產安全。

Read More
香港

香港遊艇旅遊潛力巨大,泊位不足成發展瓶頸

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及機場管理局均提出發展遊艇旅遊,業界人士認為香港擁有發展優勢,但泊位嚴重不足和申請手續繁複等問題阻礙發展。 施政報告中提出研究發展遊艇旅遊,而機管局則宣布擴大「機場城市」,計劃興建600個泊位,打造專為高端旅客而設的遊艇港灣。業界人士認為,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具備發展遊艇旅遊的潛力。然而,目前香港的泊位嚴重不足,成為發展遊艇旅遊的最大瓶頸。 以目前最受歡迎的型號為例,這款遊艇配備齊全的廚房、睡房等獨立空間,適合與親朋好友享受假期,但由於泊位不足,不少艇主都難以找到合適的泊位。 愉景灣目前擁有逾140個泊位,是香港少數可以停泊超級遊艇的碼頭之一,但也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業界人士呼籲政府積極解決泊位不足問題,簡化申請手續,為香港的遊艇旅遊發展提供更完善的環境。 有業界人士指出,香港的遊艇旅遊發展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並與周邊地區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打造繁榮的遊艇旅遊產業。

Read More
香港

鑽石山驚險一幕!校巴捲女途人車底 消防員火速救出

鑽石山斧山道今午發生一宗驚險交通意外,一名女途人遭校巴捲入車底,幸得消防員迅速到場救援,將其安全救出,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 意外發生於下午3時許,一輛校巴由小路左轉斧山道時,與一名正在過馬路的女子發生碰撞,女子被捲入車底。現場目擊者表示,當時聽到一聲巨響,隨即看到女子倒在校巴車底,情況十分危急。 消防員接報迅速趕抵現場,利用工具將校巴抬起,將女子救出。救護人員隨即為女子進行檢查及包紮,並將其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療。 肇事校巴司機在場協助警方調查,事件原因仍在調查當中。警方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協助調查事件。 警方提醒市民,駕駛及行人均應小心注意交通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Read More
香港

公屋輪候人數下降 年輕人轉投私樓市場?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接受報章專訪,透露一個令人關注的數據:現時30歲以下公屋一人申請宗數,比2020年下跌了22%。面對這個現象,何局長認為是政府增加房屋供應,以及放寬二手居屋按揭貸款保證期等措施,吸引年輕人轉移目光至其他房屋市場。 何局長更表示,將調整公屋、資助出售房屋及私樓的比例,由原來的5:2:3,調整至4:3:3,以幫助市民置業。同時,針對備受爭議的公屋富戶政策,何局長表示,只要公平制訂政策,便能承受政治壓力。 然而,外界對此消息的反應褒貶不一。一些人認為,政府的措施有效緩解了公屋輪候壓力,但也有人質疑,是否真的能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房屋選擇給年輕人,以及是否會造成公屋資源分配不均。 這個數據的變化,反映出香港房屋市場的複雜情況,也引發了一系列關於房屋政策、社會流動性等議題的討論。政府能否有效應對年輕人置業的困難,並提供更多合理的房屋選擇,將是未來重要的議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