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February 2024

香港

小巴車主面臨銀行Call Loan要求,車輛被拖走成為現實

多家本地銀行近期向一些小巴車主提出Call Loan要求,主要針對以小巴牌為擔保的貸款,金額介於400萬至500萬元之間。對於無法提前償還貸款的車主,銀行已通知他們將扣押其名下的小巴車輛。 根據網上流傳的消息,位於九龍區的小巴商會「潮聯」中有一些車主因無法按時還款而被迫割讓小巴車輛。據悉,原本在該商會擁有11輛小巴的車主,現在只剩下4輛;而另一位車主則失去了旗下的全部5輛小巴,這些車輛都被銀行拖走了。 小巴牌的價值從2011年的800萬元跌至目前的70萬元,跌幅超過90%。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價格下跌不僅與近年來的經濟不景氣有關,還與政府的交通政策轉向鐵路為主有關。隨著越來越多的港鐵車站開通,小巴的生存空間大幅減少。此外,疫情後香港市民的夜生活減少,對於主打通宵行駛的「紅Van」業務造成了衝擊。 一些小巴商會透露,一些車主原本擁有10輛車,現在只剩下2輛;甚至有一些車主將手中的10多輛小巴全部交還給銀行,尤其是紅Van業務面臨困難,因為夜間生意不再,加上紅隧收費上升和人手短缺等問題,業務下降了40%,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路線已經停運,只能被迫放棄車輛。然而,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表示,只要車主按時還款,車輛就不會被拖走,他們向銀行了解過,並沒有發現所謂的Call Loan情況。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表示,他聽說過一些車主被要求Call Loan和車輛被拖走的情況,並相信這種情況將會繼續出現。他表示,許多小巴在農曆新年前被銀行拖走,有些商會原本擁有10輛車,現在只剩下2輛,他質疑保留這些車輛的意義何在。 凌志強直言小巴業務不景氣,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生意可做,另一方面是因為找不到司機。他表示,業務下降了40%,同時面臨招募司機困難的問題。此外,紅根據香港的士交易所的數據,市區的士牌照價格也出現了下跌。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市區的士牌照價格約為357萬元,相比去年的441萬元下跌了約19%。過去的數據還顯示,市區的士牌照價格在2014年曾達到723萬元的天價,當時還出現了炒賣現象,而到去年底已經跌破了400萬元的水平。

Read More
香港

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羅奇:香港已玩完

「我很痛心地宣布香港已經玩完了。如果我們從北京看到令人信服的經濟措施,股市很可能仍然陷入泥潭。」 - 史蒂芬·羅奇 (Stephen Roach) 史蒂芬·羅奇 (Stephen Roach) 是耶魯大學的教職員,曾擔任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並著有《意外衝突:美國、中國與虛假敘事的衝突》一書 (“Accidental Conflict: America, China, and the Clash of False Narratives”)。 作為國際知名經濟分析師,羅奇認為經濟活力不僅僅體現在股市上。但對於香港來說,股市一直是成功的象徵。想象一下,一個小城市擁有著長期以來全球第四大的交易所(根據彭博數據,現在是第五大),甚至在2019年仍然是全球新股發行的全球領導者。

Read More
香港

香港樓市下滑,綠置居啟鑽苑撻訂單位取消交易增加

綠置居啟鑽苑入伙情況不佳,超過半數的新單位是細小的開放式和納米單位。根據房屋委員會的成交紀錄,截至2月20日,共有120個單位取消交易。這對於綠置居來說是罕見的情況,因為過去他們的屋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啟鑽苑的買家需要支付不少於樓價一半的訂金,因此取消交易意味著他們被沒收了相當於5.9萬元的訂金。 啟鑽苑在2021年推出時曾引起激烈競爭,因為它位於港鐵鑽石山站上蓋地段,被認為是綠置居的旗艦項目。然而,隨著啟鑽苑的陸續入伙,房價下跌趨勢難以抵擋,目前已有近6%的單位被取消交易。 買家轉向更大居屋選擇,追求升值潛力與地區便利性 在過去的兩年中,二手居屋的價格累積下跌了20%,這也可能是造成啟鑽苑買家取消交易的原因之一。據了解,大部分取消交易的單位是細小單位,首期款項較少。然而,這些買家仍然有機會申請其他更大的居屋。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議員梁文廣表示,啟鑽苑取消交易的單位中有超過七成是細小單位,這些單位的首期款項不足10萬元。他們可以考慮轉向其他更大的居屋選擇。 由於2021年香港樓市高峰期,啟鑽苑的抽籤結果讓人心情大好。然而,自2021年以來,香港樓價已經下跌了20%。因此,一些買家開始擔心樓市的不穩定性,特別是近期新盤的大幅降價。一位已經撻訂了啟鑽苑單位的陳女士表示,她的家人已經商討後決定,將轉向購買私人住宅,以追求更高的升值潛力。她還提到,她寧願在新界附近購買新私樓,以便接近大灣區。

Read More
香港

啟德「澐璟」地盤棚架倒塌意外致2死多傷,警方接手調查

昨天午後,位於啟德的「澐璟」地盤發生了一起棚架倒塌的意外事故。一名女工在進行19樓外牆懸空式棚架(俗稱飛棚)上的安裝工作時,突然棚架倒塌,女工隨之墜落,壓中地面的四名工友。其中兩人傷重不治。據報導,女工在事故發生時有戴安全帶,但仍然傷及腦部並骨折雙腿,目前情況嚴重,另外兩人情況穩定。勞工處已向相關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警方已接手調查此事,並表示若發現人為疏忽,將展開刑事調查和檢控。 承建商「澐璟」停工,警方進行調查 根據警方的說法,昨天下午5時左右,接到報案稱啟德的承富里2號澐璟地盤發生一起約15米乘8米的棚架從60米高塌下的意外。事故造成5人受傷,其中兩人昏迷,分別被送往聯合醫院和伊利沙伯醫院進行搶救。其中68歲的女工姓王和54歲的女工姓林在受傷後送醫搶救無效不治身亡。另外51歲的女工姓李當時在棚架上工作,頭部和腳部受傷,目前情況嚴重;43歲的女工姓吳則頭部、手部和腰部受傷,45歲的男工姓王則腰部和腳部受傷,兩人情況穩定。 事故發生地盤的發展商為華潤置地(海外)及保利置業的合資公司「名氣創建」。該公司表示對事故感到難過並高度重視,並向受影響工友的家屬表示深切慰問。公司已經要求承辦商嚴肅跟進並提供適當的支援。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事故原因,承辦商將全面配合。截至目前,承辦商協興建築尚未對查詢做出回應。 有關地盤在年初五復工前已經進行了檢測,承建商委派合格人士進行了棚架的檢測。勞工處助理處長(職業安全)溫治平表示,尚未了解承建商的工業意外紀錄,該地盤也沒有發生過死亡或嚴重工業意外的紀錄。他表示將加強對重複犯規的承建商的巡查。 消防處抵達現場後,立即展開救援行動並撤離現場工人。消防處表示,倒塌的棚架壓傷了幾名工人,並造成兩人當場死亡。現場的其他工人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據初步調查,倒塌可能是由於棚架結構不穩定或施工過程中的疏忽所導致。 警方已接手調查此次意外事故,並將進一步釐清事故的原因和責任。如果發現有人為疏忽或違規行為,警方可能會展開刑事調查和檢控相關負責人。 勞工處已向相關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要求停止所有施工活動,直到事故調查完畢並確保工地的安全。 事故發生的地盤由華潤置地(海外)及保利置業的合資公司「名氣創建」負責開發。該公司對事故表示遺憾,並向受害工人家屬表示慰問。他們表示將全力配合調查,並提供受影響工人的支援。 此次意外事故引起了廣泛關注,相關部門將加強對施工現場安全的監管和檢查,以確保類似事故不再發生。 工業事故震驚香港:工會呼籲深入調查涉事棚架的安全問題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前往聯合醫院了解該事件。她指出,涉事的棚架是臨時加建的結構,用於安裝幕牆或欄杆等工程,目前還不清楚事故的具體原因。兩名遇難者分別是68歲和54歲的女性外判工人,他們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雖然他們的子女已經成年,但家屬們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蕭倩文指出,其中一位遇難者是新年假期結束後的首個工作日才開始工作。據她所知,地面上的四名死傷者是地盤上的雜工,事發時他們正在地面上等待進行加班工作,與在棚架上工作的女性工人屬於不同的公司。她關注涉事的「飛棚」是否安全,例如是否符合力學要求、是否超過負荷限制,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是否受到過移動或劃開等情況,她呼籲相關當局進一步深入調查。

Read More
香港

管浩鳴牧師提出停派生果金半糧加病人收費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在下星期(2月28日)公佈,香港政府正面臨著疫後經濟復甦緩慢以及賣地和印花稅收入大幅減少等挑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本年度赤字將達千億元。面對這種財政壓力,一些議員認為政府應該削減非必要開支,其中包括停止派發綜援和生果金的「半糧」。 根據《星島日報》報導的統計數據,過去十年來,政府的財政開支增幅遠遠超過收入增幅,其中福利開支更是急劇增長了110%。截至去年12月底,財政儲備已經大幅下降,跌至6925億港元,比高峰時期的1.1萬億元減少了約37%。 在各個開支領域中,醫療開支是增長最多的,增幅達到了132.4%。這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所導致的醫療費用劇增。另外,社福開支也增長了110.8%,其中社署是最主要的開支來源。特別是公共福利金計劃,為嚴重殘疾和高齡人士提供津貼,今年處理的個案數量達到了136萬個,預算開支達到509億元,增幅達到了189%。 政府在福利開支方面推出了一些政策改變,包括從2019年開始實行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和將長者乘車優惠的門檻從65歲降至60歲。這些政策的開支都計入了運輸署的預算。例如,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的預算開支為42億元,而長者乘車優惠的預算開支更高達67.2億元,增幅超過12倍。 面對這種財政壓力,立法會議員管浩鳴牧師敦促政府減少非必要開支。他建議向病人收取更多的醫療費用,並停止向綜援、生果金和長者生活津貼申請者派發「半糧」。他認為,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向社會公開真實的情況。 一些學者也指出,低稅率和高福利之間存在矛盾。洪雯議員表示,過去幾年政治矛盾激烈,福利成為政府和建制陣營爭取支持的手段,但在低稅率下,這種情況非常不健康。社福界議員狄志遠認為,社會最大的問題是資源不合理分配,貧富懸殊居世我了解到,管浩鳴牧師提出了一些建議,包括向病人收取更多的醫療費用,以及停止派發綜援、生果金和長者生活津貼的「半糧」。他的目的是減少政府的非必要開支,以應對香港面臨的財政壓力。這些建議反映了一些人對政府開支的關切,特別是在面對疫後經濟復甦緩慢和財政困難的情況下。 然而,這些建議需要經過深入的討論和評估,以確定其對香港社會的影響和可行性。政府在制定財政政策和福利措施時需要考慮到社會的整體福祉和公平性。減少福利開支可能會對弱勢群體造成不利影響,並引發社會問題。因此,政府應該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尋找平衡點,以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公平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