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黎智英案首日結案陳詞:控辯雙方激辯「串謀」定義,國安法效力成焦點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其《蘋果日報》三間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日進入結案陳詞階段。控方率先陳述,就「串謀」、「勾結」、「煽動」和「制裁」等關鍵概念作出定義,並反駁辯方早前引用的合約條例原則。 辯方律師曾指出,根據合約條例,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達成的串謀協議應視為失效。然而,控方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對此提出異議,強調刑事串謀與民事合約有本質上的不同,不應混為一談。 法官李運騰在庭上提出假設性問題,舉例指若兩人今日密謀殺人,但目標在行動前已身亡,該協議是否仍構成違法行為。控方回應稱,刑事串謀協議並不受民事合約條例的限制。即使串謀協議是在國安法生效前達成,只要在國安法生效後仍然持續進行串謀行為,同樣屬於違法。 案件審訊至今,控辯雙方在法律層面上的交鋒越趨激烈,「串謀」的定義和《香港國安法》的追溯力成為核心爭議點。隨著結案陳詞的展開,本案的走向備受各界關注。

Read More
香港

特朗普普京會晤落幕:克里姆林宮稱對話「及時且有用」,聚焦俄烏衝突尋求公平解決方案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結束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峰會後,已返回莫斯科並於克里姆林宮召開會議,總結是次會晤成果。普京形容這次峰會「及時且非常有用」,強調雙方就俄美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討論,其中最為重要的議題,是探討在公平基礎上調解俄烏衝突的可能性。 普京表示,俄美雙方已經很久沒有進行如此高級別的直接對話,此次峰會氣氛坦誠且具備實質性。他認為這次會晤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俄方能夠詳細闡述自身立場,並有助於俄方在未來作出必要的決策。分析認為,普京的言論顯示俄方希望透過與美國的直接對話,尋求俄烏衝突的解決方案,但強調必須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之上。

Read More
香港

梁振英關注「人才計劃」落地生根,孫玉菡強調:永久居留「過兩關」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近日對內地人士透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並享有香港永久居民福利和資源一事表達關注。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就此重申,「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首次批出的兩年期簽證,僅為吸引人才來港探索發展機會,他們若要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還需「過多兩關」,即必須完成兩次續簽程序。 孫玉菡在出席一電台節目後表示,香港正面臨年輕人口持續下降的挑戰,長遠而言,學生人數亦可能不足。他認為,人才及其子女若依法循規來港,並融入香港社會,應受到歡迎。他強調,香港的每一項制度和社會服務都依循既定規則運作,無論是本地居民或是來港人才,都應處於公平的競爭起跑線上。對於高才通計劃的續簽情況,孫玉菡表示目前續簽率理想,符合預期,甚至比英國的同類計劃更具優勢。 另一方面,港鐵小蠔灣站車廠昨日發生一宗致命工業意外,一名年僅20歲的男工人在工作中被一輛溜後的工程車撞倒,不幸身亡。孫玉菡對此事件表示高度關注,並承諾當局將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展開調查,若發現任何違例事項,必定會依法追究責任。

Read More
香港

港府力推「低空經濟」!無人機「哨兵」先行探路,保障飛行安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近日透露,港府正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並將無人機技術應用於防衛、偵測及干擾源修正等領域。為確保無人機飛行安全,招商局與一間科技公司攜手合作,推出創新的「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監管沙盒項目。 據了解,該系統能有效偵察空域環境,並為無人機飛行提供專屬的飛行預測,尤其適用於無人機表演等活動。陳美寶在網誌中特別提到,該項目會派出「哨兵無人機」作為常規出動無人機的「先頭部隊」,預先偵察飛行空域是否存在衛星導航系統信號不穩的情況,從而保障無人機的飛行安全。 陳美寶表示,該項目已申請中國專利,專利範圍涵蓋香港。她對此系統充滿信心,認為一旦成功「起飛」,將能顯著降低無人機飛行的安全風險。她更指出,這將為當局提供空間,與保險業界探討降低無人機保費的可能性,最終裨益整個「低空經濟」的發展。此舉無疑顯示港府對無人機產業的重視,以及發展新興科技產業的決心。

Read More
香港

膠餐具強制令煞停?港府轉軚試用非塑膠容器,業界反應不一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日前表示,首階段「走塑計劃」成效顯著,市民生活習慣已見改變。然而,原定推行的第二階段「走塑計劃」卻面臨重重阻力,難以強制執行。為尋求更可行的方案,港府決定另闢蹊徑,推出「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公開招募本地餐飲業界參與,試用各類非塑膠容器,並收集業界對產品功能表現的意見。 謝展寰在電台節目中透露,目前已有近一千間食肆響應試驗計劃,他期望未來有更多食肆加入,同時不斷擴大試用範圍。他強調,政府會待某些非塑膠產品成為成熟的替代方案後,才會考慮將計劃以立法形式推行。他坦言,若現階段強行立法,預計將引起強烈的反對聲音。 另一方面,備受爭議的垃圾徵費計劃,謝展寰重申政府施政必須以民意為依歸,強調措施的最終目標是減少廢物。他指出,早前政府已大力推廣宣傳教育、擴大回收配套,並已觀察到顯著的減廢及回收效果。他期望能藉此達到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從而避免興建第三座焚化爐。 對於政府「走塑」策略的轉變,以及垃圾徵費的推行進度,餐飲業界反應不一。有業界人士表示,樂見政府採取更務實的做法,先試行再立法,避免對業界造成過大的衝擊。但亦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步伐過慢,擔心未能有效解決香港嚴峻的塑膠污染問題。

Read More